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2022)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专场暨“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召开

2023-01-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11月8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2022)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专场暨“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召开。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演讲。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2022)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专场暨“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图景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表示,党的二十大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昂扬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专场自2006年创办以来,一直在上海市委党校举办,已成为上海社科理论界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研究会为正确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作出积极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王国平分别作学术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王国平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我们要更加坚定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海良教授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海良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新境界新飞跃”的主旨演讲。他从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以及东西方话语体系比较的三个维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之处、创新之处。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完整出现是中国思想界的首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内涵形成于中国,也实践于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追溯思想史的过程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理、学理、哲理的内涵阐释和深化研究。专题发言环节由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周敬青教授主持。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要求

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作专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为题。他认为,现代化是世界各个民族普遍的历史性的命运,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不想被灭亡,就不能不被卷入到现代化的进程当中。马克思学说“活”的理论就是要求具体化,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毫无疑问就是中国化。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对于哲学学术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哲学上同样存在着超出抽象的普遍性,能够使得普遍的东西在特定现实中加以具体化。“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提法不仅概括了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系列发展进程,而且事实上高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展开的广阔创造空间。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作专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为题。他表示,毛泽东同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已经把中国革命置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蕴含了“时代化”的内容,但没有直接把“时代化”这个概念表达出来。邓小平同志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同样是一个“时代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两个大局”,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从未来发展讲,我们要统筹“两个大局”,要应对很多的威胁、挑战,要科学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必须不断推进“时代化”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活力。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顾红亮教授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顾红亮教授以“从系统观念看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他认为,世界是万物联系的大系统,这个系统是开放、发展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质、特色、本质要求的论述,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式现代化界定系统。从系统观念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一方面,要从整体性、协同性把握党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要有节奏地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总体进程和分阶段的实施路径。

  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内涵

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力之作专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力之以“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两个行”为题。他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后面加上后一句“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两个行”命题。“两个行”不是一个并列的关系,而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理解和运用。新时代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矢”来射中国问题之“的”,但是这个“的”是不一样的,这个“矢”也应该不一样,因此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作专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性”为题。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现代化内在机理性的同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含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是社会主义,另一个是中国特色。这两个概念不是外在化的叠加,而是内在性的整合、重构。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程中,各国有各国的走法,但是中国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是遵循于教条,而是跟现实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要在世界发展浪潮中实现自身现代化,而且要以自身的现代化更好地助力世界各国的发展进步。

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姜佑福作专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姜佑福以“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关联”为题。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点”,其中最核心的是三个要点,即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来展开。按照中央的战略谋划,再过28年,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必须在理论要把这个伟大过程讲清楚,不仅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而且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王公龙教授作交流发言并作会议总结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王公龙教授在交流发言时表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项宏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既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又让马克思主义跟上时代的步伐,永葆生命力和说服力。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概括,也指明了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始终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王公龙还在会议总结时提出,本次研讨会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两大时代命题,讨论视野宏大,思维辨证,学理深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学术使命;专家发言注重学术透视;今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话语的研究还要进一步拓展空间。

  来自本市各高校、科研院所、党校系统的理论工作者近300人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议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话语、实践图景、中国特性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要求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周敬青教授主持专题发言环节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关锐)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