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方法、视野——文史教学研讨会暨《葛兆光讲义系列》出版座谈会在沪举行

2022-12-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共同举办的“常识、方法、视野——文史教学研讨会暨《葛兆光讲义系列》出版座谈会”在沪举行。

  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章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黄洋教授分别致辞。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学系特聘资深教授葛兆光为大家介绍本系列撰写和出版的感受并作会议总结发言,葛兆光并与王为松、章清、黄洋、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钮也仿、商务印书馆学术顾问贺圣遂、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总编辑鲍静静一同为新书揭幕。鲍静静主持新书发布环节。

  为大学文史教育建设提供启发性思考

  陈小文表示,葛兆光老师是著名的学问家、思想家、教育家。“葛兆光讲义系列”的出版,是学界的一大盛事。通过讲义系列的出版发行,葛老师的学术思想将从狭小的教室流布到广大的中外学界,从教益数十弟子扩大到惠泽万千学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到底就是“金针度人”。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鸳鸯绣出从教看”,把全部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学生,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乐于并且能够把金针度与人,能够传道。葛老师正是通过他的讲义系列,不仅言传而且身教,让他的学术思想“从教看”,把他的思想方法“度与人”。

  王为松认为,以前讲大学教给我们学习自己未知领域知识的一种方法,让我们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葛老师的四本讲义也就是起这样一个作用,不光能够让课堂上的人学,除此之外也能够让数以万计的读者甚至更多的人,通过葛老师的书来了解传统的经典,来了解传统经典的意义,打开自己的视野,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章清提及葛老师准备课程和撰写讲义占据了大部分工作时间,经常看到他的书桌上摆满了要整理的上课资料,而这些年来葛老师也坚持每年为学生开设相关的课程,每一部讲义的完成都是在最初的讲稿上反复增补、修改,往往会形成很多个文本,通常也需要历时十年以上才最终会完成的讲义,这些工作都是非常难得的。

  黄洋认为,这是一套针对本科到博士生教学的理念和思想,在常识中也包含了方法和视野。当今高等教育的前提下,出版系列讲义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代表了学者独立的对于这个领域的理解,系统化的知识理解和思想的理解,这个有别于盛行的各种教材。

  葛兆光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大学人文学科的教育提出几点启发性的思考。第一,教师要有课堂意识。老师不断地学知识,把知识重新整合,教给学生。在教学生时,因为要教的内容我们原来不全懂,自己先要反复学到学通学懂。第二,不拿著作当讲义。这门课的讲义既然已经出版,已经将成熟教案教全部给其他教师,便不好再拿来做讲义,应该在著作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并增补新内容。第三,做研究需不断追踪学界前沿,不断地了解哪些是有可能可持续发展的领域。我们要把地上的文献和地下的考古发掘资料、把域内的传世文献和域外的资料、把新的观点和旧的传统史料结合起来,这三方面资料对教师编写讲义、对学生找选题都有着重要作用。

  据悉,“葛兆光讲义系列”为葛兆光先生从教以来给学生们开授多门课程的讲义结集,分别是《亚洲史的研究方法》《学术史讲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中国经典十种》,均历其十多年之反复修订,其中既有关于古代中国文化的地图、古代中国的经典,征引广博,不同于掇拾浮华;亦有关于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思考,研思深厚,尤其有裨益于后学。此系列可为读者之锁钥,使其在习得传统文化知识时,亦可一窥学术研究之门径,该系列的出版为大学文史教育的建设和学术写作提供了启发性思考。

  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32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针对此系列进行学术思想和大学文史教育上的交流与讨论。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各大媒体平台、商务印书馆及协办单位的行业嘉宾共同参与。

  感受作为人文学者的关怀与境界

  研讨会分两个阶段,就“大学里该如何传授文史知识和学术思想”和“《葛兆光讲义系列》的讲述特点与方法”主题进行了研讨,由章清、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分别主持。与会嘉宾针对会议主题,以“葛兆光讲义系列”为切入点,从大学教育的方式、讲义的存在价值、亚洲史的研究方法、学术写作的叙述特点等方面展开了丰富精彩的论述。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虞云国认为,大学里传授文史知识和学术思想有三个关键词:大学、传授、道业问题,以及四个维度:大学的时空维度、教师和学者作为传授主体的维度、学生作为传授客体的维度、学术作为道业的维度。如此才能在与时俱进中教授知识和思想。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表示,葛兆光教授的讲义在点面线上有很多精心考虑的东西,里面有探讨书目和补充的材料等,具有个人性、探索性、系统性三个特点,能把论述与讨论结合起来,对学生是有用的。

  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表示,与这次的议题非常有共鸣,他认为无论是哪一个人文课程内容,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问题,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来看,人文学科承担了很重要的教育作用。“葛兆光讲义系列”给老师、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能够让大家看到我们的教育是怎么进行的,具有传承价值。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刘钊提出,葛老师的学问和成就是出自文史哲的融会贯通,这都体现在他的所有著作中。大学文史教育也是如此,不仅要阅读大量的古代经典,多读些文史哲交融的经典,并详细琢磨,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经世致用。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剑鸣认为,常识、方法、视野,这三者在实践当中是相辅相成的,在一个人的学术成长的任何阶段都是分不开的,其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常识,这点需要学生在一个更宏大的课程体系当中加强训练,从而做出更好的学问。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历史学院教授孙江对“葛兆光讲义系列”表达了三点感受:一是文献,书中的文献阅读部分对于学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二是传承,其中《学术史讲义》的出版对文化积累作用很大;三是关于他者的认识,其中《亚洲史的研究方法》是从周边看历史,从中国看周边,对于历史研究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陈贇认为,葛老师为讲义树立了一个典范,葛老师讲大学应该是理解文化传统和精神自由的导引,阅读经典正是实现这一理想的途径。这对于今天从事古代文化的研究非常有意义,而且葛老师是化解文化特质和普适文明的张力,从而取得平衡,他建构了一个让人眼耳鼻口皆能有氧的教化空间,让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启发。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段志强表示,自己作为葛老师的学生,影响最深最重要的部分是葛老师的教学态度,各方面都非常认真,值得自己学习。而这套讲义系列也对自己产生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上海财经大学宣传部部长章益国教授讲述了“将口耳之授,书于竹帛”的内容,他认为葛老师的讲义展示了“我的”思考过程,另外特别强调展示一个叫“我们的”思考过程,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价值。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顾云深聚焦于《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表达了感想,认为亚洲的文化、宗教以及艺术与历史是葛老师长期思考的结果,有它的独特性,个人的视野个性非常清晰,对文史研究课程有开创性意义。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金光耀认为,这套讲义系列内容很博大,以精深为根基,讲课又由研究为引导,可以明确感受到它的一个完整的人文教学概念,即给大学生常识,给硕士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包含着葛老师作为人文学者的关怀与境界,对人文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邹振环回忆了自己多年前阅读葛老师的作品,如今再翻读这套“葛兆光讲义系列”,认为葛老师不仅是顶尖的大学者,还是一流的教育家,为文史教育提供了一套自己的理论,是将来可以由年轻人不断进行演绎的方法论。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震就《学术史讲义》发表了感想,认为葛老师的眼光是研究学术的眼光,这本书是一个新的典范,包括方法的交错、一般知识和信仰问题、多元的资料运用于解读、精彩的文笔,对学术写作有很大的启发。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表示,葛老师的专著集聚方法论和观念论的意义,产生了一种生动的、深描的具体的叙事,善于发现问题,并且金针度人,也是葛老师希望后学能用这些方法视野进一步进行研究。

  陈恒就历史学的教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历史学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很深,葛老师能在其中保持一种独立的思想,并不断探索新的领域,给学术界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系副主任皮庆生副教授表示,《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把文史哲打通,古代与现代、精英与大众、中国与世界、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实地调查连接起来,是一个比较好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内容。另外这些讲义本身也是历史的见证,可以在不同版本中看出时代的变化。

  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黄振萍聚焦于《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一方面对新版的新增篇章“汉字型塑了中国”进行了分析,表示语言学对历史的研究有潜在的推进价值,另一方面也表示我们不要把过去的历史科学化和理性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研究员就“怎么做一位大学的老师”表达了看法,他认为常识虽然基本,但却需要广泛、系统的研究和思考,葛老师的讲义就有着深厚的学术研究的基础。另外关于《亚洲史的研究方法》,郭长刚也表示葛老师的研究方法对当下的区域国别学来说,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建构意义。

  黄洋提及葛老师的书非常好读,都是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去表达。关于常识、方法、视野,黄洋教授认为这是一体的,例如葛老师对文化与文明的简单讨论,就很有启发性,并且这些视野中包含着一种适度的态度,这点对学习和了解历史非常重要。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围绕讲义系列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一是葛老师认真上课的态度,二是讲义里面有很多学术的眼光和功力,指导着不同层次的学生,三是常识、方法、视野虽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侧重,但其实也是融通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郁振华表示,葛老师的书对自己思考哲学有着启发,一是史家的鉴别力,二是提供新材料、新证据、新方法,三是史家的价值关怀,它聚焦于人类的基本价值,是人文学非常重要的责任。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岳秀坤表示,《亚洲史的研究方法》对学术上的推进、影响可能是最重要的,有着葛老师比较鲜明的个人特色,里面有文献的导引,有个案的范例,是具有非常强的可学习、可模仿的操作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洲文明特色研究生班负责人胡春春从德国的语境阅读角度阅读葛老师的讲义系列,并提出四点感受:一是汉字或者中国文化的界定;二是礼俗和红白喜事的概念;三是“家”这个概念,家长、尊卑、家国的概念;四是异文化的读者直接阅读的前提。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刘国忠表示,这些教材讲义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自己的研究范围,切实实现了达到了常识、方法和视野的完美结合。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张佳认为,葛老师的讲义非常重视文献阅读,在海量阅读的支持下兼跨众多领域,融汇各种学术思想于一炉,写出了诸多著作,这对学习者有很大的榜样。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副教授康昊表示,自己的作品受到葛老师的《亚洲史的研究方法》的启发,认为在亚洲史的教学探索上,目前日本史的研究者可能已经落到了后面,值得我们继续探讨和学习。

  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文化素质教研部讲师翟墨就葛老师的讲义系列表达了自己感受,她认为葛老师的讲义对于学生有大的作用,例如书中很多的阅读文献、参考文献、注释、年表等导航性内容,而他的视野也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在领域内探索。

  葛兆光在总结发言时提及了几个方面:一是讲义里面有很多个人想法;二是这个讲义是尽可能用有限的知识和能够看到的资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线索,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三是感慨想使研究生做到的和达到的方向和程度,都没有真正地做到,还是想尽量去做。最后自己仍然是名普通的教师,负有一个教书匠的责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关锐)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