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2022-12-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重视和推动乡村教师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富裕”,不断增强乡村教师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

 

 

  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重塑乡村教师生命价值

 

  钟振国

  实现乡村教师精神富裕的核心在于彰显乡村教师的生命价值。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呵护乡村教师的自然生命、焕发乡村教师的精神生命、彰显乡村教师的社会生命,对促进乡村教师实现当代生命价值、推动全社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着重要意义。

  呵护乡村教师的自然生命

  富足、健康的自然生命是推动乡村教师精神生活富裕的首要基础。近年来,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在广大边远艰苦地区的教学点上,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艰苦、卫生条件简陋、工作强度过大的状况仍然突出,自然生命呈现疲乏的状态。

  改善生活条件。要尽可能满足扎根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乡村小学住校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诉求,比如洁净自来水的引入、热水器的安装、旱厕改造,通过改善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保障乡村教师能在舒适、健康的环境中安心从教。要继续加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力度,对于一些财政能力薄弱的地区,加强省级财政的统筹,保证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能及时稳定发放并逐年提高,以切实改善乡村教师的物质生活。

  科学核算编制。乡村学校往往学生人数较少,按师生比进行配置,使学校陷入看似超编实则缺编的尴尬。许多边远教学点采用包班制,一名教师包下一个班级所有的教学和管理任务,从早上一直忙到学生入寝,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6小时以上,每周课时高达20多节,导致教师疲惫不堪。因此要结合班师比,适度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增加编制,以缓解教学点上教师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保护乡村教师的健康。

  减少非教学行政干扰。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相对弱势的管理层级和地位,常被基层政府指派完成不合理的工作任务。不停准备上级各部门的检查和数据上报工作,牵扯了乡村学校大量的精力,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应统筹协调乡村学校的管理工作,减少多头、无序的重复管理,减少对乡村学校不必要的行政干扰,减少乡村教师无谓的精力消耗。

  焕发乡村教师的精神生命

  充实、饱满的精神生命是推动乡村教师精神生活富裕的重要表征。关注乡村教师的心理状态,满足乡村教师的精神需求和专业成长的需求,体认职业成就感和价值感,让乡村教师焕发蓬勃的精神生命变得尤为重要。

  一要丰富乡村教师的文化生活。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是精神富足的重要基础。在小班小校的环境里,教师人数较少,许多活动被限制。有限的空余时间里,教师精神生活寂寞单调。年轻乡村教师,尤其是男教师的择偶问题突出。对此,应加强基层政府、中心学校、工会等组织的协调作用,举办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促进本地区乡村教师与其他组织人员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乡村教师的兴趣爱好,拓宽社交圈,让乡村生活充实起来。

  二要推动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职业成就感是精神生活富裕的重要动力。乡村学校缺乏名师引领,教研团队组建困难,专业成长缓慢,职业成就感不足。杭州市从2017年推动名师乡村工作室项目,驻校引领乡村教师,使2000余名乡村教师获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要量身打造培训项目,既要让乡村教师感受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也要结合乡村教育的独特环境,要特别重视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增加乡村教师后发先至的可能。通过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丰盈他们的精神生命。

  三要完善乡村教师的评价制度。对乡村教师在职称评定、荣誉评定等各类评奖、评优中予以倾斜,是社会正义之举。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要充分考虑乡村学校的特点,要突出乡村教师的特有技能。同时,挖掘和宣传优秀乡村教师的典型事迹,引导社会舆论对乡村教师的正面评价,发挥正向引导作用,从而鼓励优秀教师向乡村地区流动。通过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焕发他们的精神生命。

  彰显乡村教师的社会生命

  有尊严、有声望的社会生命是乡村教师精神生活富裕的核心。要打破城乡教师的身份区隔,扫清限制乡村教师个人发展的桎梏,推动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更广阔、更多元;赋予乡村教师更多的话语权,加强与本地区发展的文化联结,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彰显其社会生命。

  一是要改革县域内教师“县管校聘”制度。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不仅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打破城乡教师身份区隔、揭掉乡村教师刻板标签的制度保证。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有序的校际、城乡流动。不仅城镇教师需有在乡村任教的年限,乡村教师尤其是新聘年轻教师,也需有到优质学校、城区学校任教的培养经历。出台配套奖助政策,减少教师在交流期的后顾之忧,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最需要的学校任教,赋予乡村教师更有尊严的身份标签。

  二是培育乡村教师的“乡村属性”和“乡村情怀”。加强乡村学校所在地的村委、乡镇政府组织与乡村学校的沟通联结,建构常态化的联席会议制。不仅在事关乡村教育的问题上,而且在重要的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事务中,听取乡村教师的意见,尊重乡村教师智慧,强化乡村教师的乡村属性,注入乡村教师社会生命的新动力。同时,要厚植乡村教师的乡村情怀,主动了解和认识本地乡土文化和社会风情,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从而培养对这片土地的情感。要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心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赢得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体现自己在乡村的社会价值。

  三是拓宽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职业的发展前景、发展通道是衡量一份职业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必须要打破限制乡村教师发展的桎梏,拓宽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一些地区为了绑住乡村教师,限制他们报考事业单位、国家公务员,这不仅加速了乡村教师的流失,也使想进入乡村教师队伍的人望而却步。要出台职务、职称加速晋升政策,提升乡村教师职业的附加价值,而不是人为限制乡村教师的其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整体来看,重塑乡村教师生命价值与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方向一致。同时,这也为推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尤其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断裂与重塑:基于扎根理论的当代乡村教师生命价值研究”(16YJC8801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马云乡村教育研究院)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供给

 

  杨柳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政治问题。公共服务普及普惠,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实现城乡孩子同标教育、一体成长,则是教育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缺员较为突出、素质能力有待提升、发展通道相对偏窄、职业吸引力不强,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还不顺,这些都是制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影响共同富裕推进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强化系统观念,从完善乡村教师职业供给、职业发展、职业保障以及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优化全链条制度供给。

  完善职业供给制度,是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石。第一,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在国家层面制定乡村学校布局总体方案,解决农村中小学规模过小、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同时,制定乡村教师编制配备标准,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乡村小规模学校编制,建立适应乡村教育发展的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让编制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缓解乡村学校人才短缺问题。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工勤、教学辅助以及寄宿制学校生活服务等用工需求。第二,建立以公费师范生为主,招聘和支教等多渠道并举的乡村教师供给路径,保障乡村学校有“源头活水”。加强定向公费师范生培养,制定符合我国乡村教育标准的公费师范生培养机制;加强面向乡村学校的师范生委托培养院校建设,全面实施乡村全科教师本土化定向培养计划。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等方式加大培养力度,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第三,制定符合乡村教师职业特点的准入机制。继续实施并完善乡村教师“特岗计划”,高校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乡村学校任教一定期限,按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继续完善“银龄讲学”计划,公开招募城镇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名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并给予一定补助;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乡村教育制度,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一定年限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作为选任中小学校长的优先条件。

  完善职业发展制度,是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保证。第一,健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统筹乡村教师“国培”“省培”“市培”“县培”计划,组织乡村教师到师范类高校、科研机构等接受培训;注重开展“走出去”培训,让更多乡村教师有机会在教育发达地区研修、跟岗学习。第二,完善乡村教师岗位分级认定办法,确定乡村教师职称评价单独标准。借鉴法律职业资格A、B、C类证书适用不同考生的办法,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职称评聘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经定向评价取得相应职称的乡村教师,享受比城区教师更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第三,建设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创新。在义务教育阶段城区或镇区优质学校与乡村或镇区学校结对形成办学共同体,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提升乡村学校师资、管理、质量、文化等整体水平。让乡村孩子就近“上好学”,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促进教育公共服务普及普惠。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的组建,应坚持以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为主,采取定期交流、学区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管理团队+骨干教师”组团输出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城镇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尤其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实现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基本达到同一教育质量水平。同时,制定教师“走教”保障政策,鼓励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内师资力量较强的乡镇中小教师尤其是紧缺的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到完全小学和教学点走教,其交通费由中心学校承担。

  完善职业保障制度,是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首先,依法落实乡村教师优待制度。在工资、住房、医疗、养老以及生活补贴等方面给予乡村教师更多保障。根据《教师法》第二十七条确定的教师地区补贴制度,对乡村教师地区补贴的适用范围和实施办法予以细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完善乡村教师住房保障制度,落实《教师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所确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同时,制定、实施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计划,为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交流提供保障条件。另外,各地还应落实好《教师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对教师的医疗、保健、养老等待遇,确保乡村教师享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同等的医疗待遇,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例。其次,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建立国家、地方和社会等各级各类表彰激励制度,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培训机会和荣誉表彰,做好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再次,完善乡村教师经费保障制度,由省级财政统筹乡村教师待遇,并由中央财政加大对不发达、薄弱地区乡村教师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优化乡村教师经费投入结构,从教育财政经费中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保障,有效解决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学有所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既有体制机制的变革,也有经费保障的落实等,涉及财政、编制、教育等部门,点多面广,牵一发动全身,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要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及时研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列入地方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议事日程和地方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乡村教育工作格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9世纪德国小说与刑事司法案例集的传播研究”(20BWW046)、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断裂与重塑:基于扎根理论的当代乡村教师生命价值研究”(16YJC8801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景象

 

  王燕红

  尽管各地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始终关注乡村,向乡村倾斜,但仍然存在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究其原因,采取外援式支持乡村教师发展的做法,已经不足以帮助乡村教师实现专业成长。而乡村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主动性不强、发展方向不明、发展动力不足等因素,更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唤醒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提升专业自主能力是共同富裕背景下建设高质量乡村教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教师群体体验职业幸福、实现生命价值的根本路径。

  从外驱走向主动的缘由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公式是经验+反思,也就是说,教师要学会从经验中反思,要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总结、思考,从中研究问题、寻找策略,这体现了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也体现了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教师,能够主动自觉地承担专业发展的责任,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真正走向主动的专业成长。

  首先,教师发展从外驱走向主动是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优秀教师群体最重要的共同特征就是能主动发展,具有较强的内驱力。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好的环境、强有力的专业引领等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重要的外部条件。然而,如果个人不能主动作为、自觉反思、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因此,从外驱走向主动是优秀教师发展的必经之路。

  其次,教师发展从外驱走向主动是现阶段城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从国家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都给予了乡村教师各种专业发展支持。比如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探索,旨在从师资、管理、质量、文化水平等各方面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可以说,乡村教师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必须内外联动,激发乡村学校的内生动力,教师从外在驱动走向自主发展是现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

  再次,教师发展从外驱走向主动是教师履职尽责的客观要求。随着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师工作将进一步回归到促进学生发展的初心上。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处于成长之中的生命,教师要通过自身拥有和掌握的知识,采用专业的策略和方法去唤醒每一个生命。如果没有自我的生命觉醒,教师职业的功能就难以发挥出来。对学生负责、对自己专业成长负责,才能高质量地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尤其重视乡村教师的发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纷纷从定向师范生培养、乡村教师招聘、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单列等方面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但从现实来看,乡村教师群体发展水平提升困难,专业自主本是教师发展的应有之义,但在现实中却遇到种种困境。

  一是教师自主发展意识薄弱,职业规划不主动。乡村教师会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和精力分配的限制,对外在环境惯性地退缩或屈从,固守于现有的自我满足状态,在职业发展规划上陷于被动。乡村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师们需要“身兼数科”,多学科的教学分散了教师精力,教学质量和教学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应付上课”“消极度日”等成为常态,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逐渐丧失,不再进行个人职业规划。

  二是教师自主发展能力欠缺,成长路径不明晰。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入职乡村学校的教师成分复杂,有的未受过专业师范训练,有的本身在选拔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有的是撤点并校过程中汇聚在一起的“老弱病残”……即使有个别优秀的教师,也总是能凭借自己能力离开乡村。留下的教师整体自主发展能力较弱,因为没有能力改变,也就对自己的成长听之任之,不再追求专业发展。

  三是教师自主发展动力不足,参与研训不积极。由于受到生活场域、评价制度等影响,乡村教师专业理想不够坚定,再加上专业能力的欠缺,也就慢慢丧失了专业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尽管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借助于数字赋能,乡村教师足不出户享受着与城镇教师同质化的培训,但由于学校文化的差异、生源的不同,灌输式的培训无法激起乡村教师的兴趣,以至于教师参与研训的积极性不高,应付任务的心态时有发生。

  实现策略

  专业自主是新时代乡村教师发展的核心问题。促进乡村教师的发展需要内外联动,为教师“赋值”“赋能”“赋权”,激发乡村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其专业成长。

  一是赋值,从物质配套到心灵支持,激活自主发展的意识。共同富裕要求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物质层面的生活富裕。在对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中,不仅在物质上更需要在精神上关注乡村教师的独特性。可以建立乡村教师优待制度,继续提高乡村教师收入,保障乡村教师的权益,吸引优秀教师留在农村。也可以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强化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使其从心理上获得积极支持,从而为乡村教师从驱动走向主动意识的唤醒提供双重保障。

  二是赋能,从“局外人”到“局内人”,强化自主发展的能力。为乡村教师“赋能”需要从乡村教师的实际出发,解决乡村教师的困惑,将乡村教师从“局外人”变为“局内人”。各类专业培训学习过程中,组织方应尽可能地了解乡村实际,为乡村教师提供菜单式服务供其自主选择,这本身就在启发乡村教师意识到自身不足而进行学习,提升能力。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也应尽可能地考虑受援方的实际,制定合理的师资提升计划。此外,也可建立同质学校联盟,共同解决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面临的难题,同类学校建立紧缺科目教师共享机制,互取所长,减轻教师授课负担,以便其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

  三是赋权,从“要我成长”到“我要成长”,给予乡村教师专业自主权。教师自主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即“我要成长”。改变乡村教师长期以来“要我成长”的被动式发展,首先要给予教师发展的自由空间,激发教师创造性的生命力量,培育教师的专业自主精神。可以根据乡村学校的特点,适当减少事务性工作,帮助教师深入思考乡村教育问题,学会做一个有想法的特色乡村教师。其次要帮助教师明确“责”与“权”,在专业自主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教育教学权力与教师责任的关系。再次要营造开放、包容的乡村学校文化环境,激发乡村教师发展内生力,自觉主动地做好具有乡村韵味的专业发展规划。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乡村小规模学校集群发展模式研究——基于质量提升的视角”(21NDJC020Z)、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断裂与重塑:基于扎根理论的当代乡村教师生命价值研究”(16YJC8801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关锐)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