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人权话语 讲好中国人权故事

2023-02-01 来源:《求是》2023/03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走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中国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在发展中保护和促进人权,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权发展奇迹,并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充分展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理念、成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心策划推出大型电视政论片《新时代中国人权》,着力在构建中国人权话语、讲好中国人权故事上下功夫,运用电视语言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地展现中国人权事业的壮丽画卷,解锁中国人民的“幸福密码”。这是中国首部以人权为主题的电视政论片,也是总台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推出的首部重磅电视政论片,是总台宣传好阐释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有益尝试。

  不吐不茹 彰显主流媒体责任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在人权保障上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哲理警句,铺就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人权理念的文化底色。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多年来,美西方出于政治目的和霸权主义需要,把人权作为干涉别国内政的政治工具。从伊拉克到阿富汗,从非洲、拉美所谓的“民主化”到“阿拉伯之春”,美西方无视不同国家在历史、国情上的巨大差异,强推“美式人权”。然而,“美式人权”所到之处,众多国家和地区深陷动荡、冲突和战争泥潭,造成人道主义灾难,贻害无穷。在美国国内,枪支泛滥、种族歧视严重……无不凸显美国人权乱象。自身人权状况的持续恶化,使美国自诩的“人权灯塔”光环消失殆尽。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着才知道。人权不是摆设,更不是装饰品,关键要管用。如果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本国人民福祉,哪怕摆设再“精致”、说辞再“美妙”,这样的人权也只能是自说自话、自欺欺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尊重和保障人权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以发展促人权等理念,形成了新时代中国人权的新理念新思想,推进了中国人权事业的新实践新发展,谱写了人类人权事业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人权道路,阐释中国人权理念,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被写入多项联合国决议,为世界人权理论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全球人权治理提供了路径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奋进新征程,我们亟须加快构建讲好中国人权故事的话语和叙事体系,坚定人权自信,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人权话语权。主流媒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责任担当起宣传报道阐释中国人权理念、中国人权道路主力军的重任,有义务自信地讲述中国人权故事、中国人权成就。在中宣部的指导下,总台与中国人权研究会、西南政法大学等合作,策划推出的这部大型电视政论片《新时代中国人权》,就是旗帜鲜明地向世界阐述中国人权理念、展现中国人权成就、提供中国人权方案的一部力作。

  学思践悟 构建中国人权话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我们构建中国人权话语提供了根本遵循。

  构建中国人权话语,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里寻找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人民情怀,充分展现了一个大国领袖的崇高境界和心忧天下的责任担当,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真挚爱戴。《新时代中国人权》记录了总书记访贫问苦的足迹、心系群众冷暖的话语,溯源大国领袖始终如一的人民情怀,诠释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人权理念。

  构建中国人权话语,我们在百年党史的风雨征程中寻找答案。从建党之初鲜明宣示救国救民、争取人权的主张,到延安窑洞前“豆选”干部;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到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中国人权》在呈现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历史性成就的同时,融入大量生动翔实的党史资料,反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而进行的百年奋斗。

  构建中国人权话语,我们向文明的深处寻找答案。《新时代中国人权》一开篇就回顾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阜平孩子演唱奥运会会歌的场景,以此引出一段太行山与奥林匹斯山跨越时空的对话。两千多年前,当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萌发出人本思想时,中国儒家先贤们提出了“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形成了“以民为本”的理念。东西方文明之光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铺就了东西方人权理念的文化底色。这一段设计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把对人权的认识提升到文明的高度,巧妙打破了用单一尺度定义人权的话语陷阱。

  守正创新 讲好中国人权故事

  《新时代中国人权》从人权视角展现新时代、解读新时代、记录新时代。为讲好新时代中国人权故事,我们主要从三个维度落笔着墨。

  一是立足新时代,全景展示中国人权成就。《新时代中国人权》通过五个主题,集中展现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人民至上》从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重大胜利中,解读人民至上的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彰显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幸福生活》聚焦民生福祉的持续增强,记录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巨变、中国建立起全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成就,让无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现实;《人民民主》展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实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的声音被听见,人民的权利有保障,人民的意愿能落实,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公平正义》展现新时代以法治保障人权、以法治守护平安、以法治彰显公平正义的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命运与共》展现新时代的中国以“一带一路”为重要平台,用实际行动为全世界带来发展机遇,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成为全球共识,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二是透过微观看宏观,讲述烟火气里的人权故事。“致广大而尽精微”,新时代是壮丽非凡的时代,既有大写意的恢宏,也有工笔画的细腻。《新时代中国人权》将镜头更多地聚焦到人权背景下的人物命运,在这里,“人权”、“生存权”、“发展权”、“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等,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从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独龙族一跃跨千年,到高原牧民三代人经历三种产房的变迁;从小镇青年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到二十四小时守护连家船民的海上警务室;从香飘世界的一株菌草,到走进中国进博会的阿富汗地毯……这些画面就像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的一幅幅剪影,在普通人生活的烟火气里,勾勒出幸福中国的生机与活力。

  三是突出国际视角与中国表达,联通国际国内双向传播。《新时代中国人权》在立项之初,就确立了“第三只眼看中国”的创作原则。节目组采访了多位外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及国际权威人权专家,通过他们对中国人权理念、道路和实践的客观观察与专业分析,有助于打破西方长期以来给中国设计的人权陷阱,消除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误解,打破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之间的壁垒。对内可增强人民群众的人权自信;对外可争取议题设置主动权,打破西方人权霸权,坚定更多发展中国家走好适合本国国情人权道路的信心。

  共情共鸣 激荡国际舆论场

  《新时代中国人权》于2022年12月26日至30日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电视端和新媒体端总触达上亿人次,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转发,传播效果与日俱增。总台CGTN对该片进行了多语种译制,陆续在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频道播出,让更多人了解新时代中国人权理念、中国人权道路和中国人权故事。

  《新时代中国人权》在舆论场中引发热烈反响。很多人权领域的专家学者称赞节目是讲好中国人权故事的一次成功尝试,探索了中国电视政论片创作的新形态;此片具象又生动地解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人权发展道路;该片体裁虽为政论,但在宏大叙事之中不乏鲜活的人物故事,是有烟火气的政论,也是有理论质地的人间烟火;等等。广大网友纷纷为中国人权事业点赞,特别是很多海外华侨华人称赞节目令人信服、鼓舞人心,让他们更自信、更愿意主动向外国友人讲述中国的人权故事。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创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奇迹,也开创了人类人权文明新形态,谱写了世界人权文明新篇章。在奋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征程中,我们相信真实的力量,将持续传播事实真相,讲好中国人权故事;我们相信正义的力量,将着力传播客观公正的民主认知,推动构建积极健康的全球舆论生态;我们相信团结的力量,将持续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