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从“两个大局”看文明交流互鉴

2023-01-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宪法修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决议,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两个大局”的阐述,不仅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当前国内外发展大势、树立历史机遇意识和风险忧患意识具有宏观指导意义,也为我们正确看待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一,从变化中看中外文明交流互鉴。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回国参加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时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阐述,既涉及力量之变、时局之变,也涉及中国在其中的定位与作用。这也告诉我们,虽然“西强东弱”的世界格局依然如故,但是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份额中的不断上升,以及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东升西降”的态势),在西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带入了新兴国家的多元文明,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的中华文明,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人类文明。而“两大格局”交织发展的结果,必然带来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彼此认知的改变,这种改变也必然会对文明的交流互鉴产生影响,需要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和持续的努力突围破圈。 

  第二,从互动中看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在笔者看来,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复兴。与世界上其他几个古代文明的最大不同是,中华文明从来没有中断过,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不断吸纳和融入新鲜血液,包括多民族之间的互动和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例如古丝绸之路连接了东亚、中亚、印度、西亚、地中海等世界几大文明圈,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来说,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原的铸铁冶炼、凿井等技术传入西域,促进了西域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各地。此外,外来宗教、艺术在内的外域文化也进入中国,譬如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所呈现的佛教艺术,就融合了印度的佛教造像艺术,同时也受古希腊艺术风格的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形态与内容。这种绵延不断的文明交流与互动在现代社会,特别是互联网条件下更是获得了取之不尽的渠道和平台,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它不会因人为的阻挠而终止。 

  第三,从冲突中看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人类文明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差异性的一面。差异性有利于取长补短,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误解、偏见,甚至矛盾与冲突。以中国和西方国家对于国际关系和战争的观念为例。中国从古至今求稳定,求平安,不喜欢战争和扩张,主要通过内部治理维护国内的稳定与安全。西方国家的文化则具有外趋性,重视外部环境对自身安全的影响,以战争为常态,通过扩张来保障国家安全和获得发展;主张先发制人,强调把对手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今天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制裁与打压的重要原因。但是,即使面临着来自西方世界的遏制与打压,中国仍然秉持“和合共生”的文化精神和文明观念,致力于在世界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科学的方法论支撑,倡导求同存异,共谋发展,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突破了非此即彼、二元互斥的思维模式,为思考人类发展和文明共生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总之,从“两个大局”看文明交流互鉴就是动态、发展、辩证地看文明交流互鉴,这同时也对新时期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变以往片段式的、单一符号的文化传播为中华民族代表性符号的整体传播,通过阐释符号所承载的理念和价值更好地说明中国,展现它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文明形象;其次,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尽可能摆脱思维和视野上的局限性,关注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崔博涵)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