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圆桌】冬奥文化遗产彰显中国对奥林匹克的贡献

2022-04-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嘉宾: 

  邹新娴,北京体育大学冬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冬奥文化与冰雪运动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蒋依依,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教授

  时婧,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讲师

  冯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体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想 

  

  中国社会科学网:我们知道,历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都非常重视奥运文化遗产的利用。在您看来,北京这次利用奥运文化遗产的亮点在哪? 

  邹新娴: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北京冬奥组委将遗产工作融入冬奥筹办的全过程,制定实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努力从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和区域发展7个方面、35个领域梳理冬奥文化遗产。此次冬奥文化遗产的梳理工作全面、细致。在冬奥会后,这些遗产也将对未来中国冰雪文化的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国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在我看来,我们的遗产工作有两个亮点。第一,冬奥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传播、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些成效带动了全社会奥林匹克文化、冰雪文化及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形成了重要的北京冬奥会文化遗产。具体如冬奥文化广场、冬奥社区、奥林匹克公园的建立,为打造城市新地标、延庆全季休闲旅游区、张家口体育之城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无论是文化活动还是文化产品,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冬奥文化中,如春节文化、长城文化等。再有文化产品如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奖牌、火炬、颁奖花束等。

  第二,创新转播报道形式获得广泛赞誉,5G、8K+VR技术、云转播等技术开奥运历史先河。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接受央视专访时,对冬奥会的转播技术赞赏有加。国际奥委会电视和营销服务首席执行官兼常务董事蒂莫·卢姆说:“北京冬奥会转播内容、转播小时数、数字媒体和线上直播的数据都创历史新高。”这些数据纪录的背后,离不开转播技术和转播团队的强有力支持。本届冬奥会通过阿里云向全球转播,带来超过6000小时精彩内容。这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卫星电视转播以来,又一次重大的转播技术进步。

  蒋依依:北京冬奥会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火炬、奖牌和颁奖服,以及雪如意、冰丝带、雪飞天等场馆设计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还是开幕式上24节气的倒计时、冬奥村的中医药体验馆、贴春联贴福字等活动,以及体现中国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餐饮供给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多元创新的现代文化之间的交相辉映,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与奥林匹克文化碰撞中的自信从容。

  北京冬奥会另一方面是推广了冰雪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功地实现了冰雪文化的广泛普及,不仅让冰雪运动迈进山海关,并且通过旱地冰壶冰球等运动形式创新、冰雪室内场馆等科技创新,让对冰雪充分向往的南方民众也能够就地感受和体验到冰雪文化。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文化普及与文化融入,是其他举办国难以企及的,这也是对全球冬季运动的推广以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贡献。

  北京冬奥会还充分践行了生态文化。不论是冬奥会所推动的大尺度治沙治水治气区域协同、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的加速,还是赛区小尺度的生态修复与水资源重复利用,以及既有场馆的再利用、100%绿色能源的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首次运用,方方面面都彰显了绿色环保的生态文化。

  时婧:从目前的冰雪运动项目来看,冬奥会的冰雪运动文化主要是以西方为主的体育文化体系。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东方文明大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与西方文化具有显著的区别,我认为北京冬奥会创造的冬奥文化遗产最大的亮点是它让世界人民更了解东方文化,有效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互通。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中国式浪漫”,让更多的西方人关注了解东方文化。“冰墩墩”与“雪容融”等吉祥物成为冬奥顶流,实现了与中国文化的完美融合,是冬奥会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成功案例。像这样的例子在北京冬奥会上还有很多,为东西方文明中很多具体的问题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参考,对于未来世界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也提供了帮助。

  冯珺:在我看来,总共有三个亮点:一是结合中国特点,发挥组织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建设冬奥文化遗产体系的过程中更加强调顶层设计,为冬奥会后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实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通过实施“北冰南展东扩西进”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了冬奥文化在城市文化、社区文化和家庭文化中的一体化建设;三是充分吸收与借鉴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组织和传播优势,通过社会文化传播、公共教育和学校教育、志愿服务和档案遗产管理的系统化、主题化和标准化,保证了奥林匹克文化和精神遗产在赛后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您看来,对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视、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就开始推动遗产工作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邹新娴:2014年,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指出,申办奥运的过程应“关注可持续性和遗产”,国际奥委会应在举办城市和其他机构的支持下,长期评估和监测对奥运遗产的利用。北京冬奥会因此成为议程颁布后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

  《奥林匹克2020议程》将“可持续”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概念,筹办过程中就开始遗产梳理工作,一方面是中国政府兑现申办庄严承诺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是为更好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蒋依依:北京冬奥组委在早期筹办阶段,就对冬奥遗产进行了充分考虑并制定了专门规划。遗产的提前谋划与规划,有助于冬奥会对于经济、社会、文化、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目标规划更加清晰,实施举措更加系统,更好地组织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推动遗产的创造与利用。可以说,冬奥遗产的提前谋划与规划,充分体现了奥运会改革进程中,奥林匹克运动愿景与城市发展愿景的有机契合,同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带动各方面建设,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的具体践行。

  时婧:在筹办过程中提出遗产梳理,树立创造遗产意识,目的是提前计划,将创造冬奥遗产融入筹办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厚的冬奥遗产,为承办城市及民众带来长期积极收益。遗产计划先行,这既是北京冬奥会办奥成功的标志之一,又符合国际奥委会的改革精神,使得体育不仅能推动人类健康,增强人的体魄,同时也能推动经济、城市、区域、环境、文化等各方面的现代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进而有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冯珺:冬奥会之后用好不同奥运遗产的关键,其一在于充分彰显“双奥”城市的独特魅力。作为国际上唯一的“双奥”城市,北京充分发挥在场馆建设和赛事服务方面的宝贵经验,积极引进“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冰雪运动等领域的国际体育赛事,培育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等顶级体育赛事品牌,不断为奥林匹克运动、全球体育事业发展和人类交流互鉴作出新的贡献。

  其二在于应将冬奥会遗产与环境保护进一步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虽然冬奥场馆的管理机制与奥运会场馆相似,但两者在设施规模上存在较大差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相比,对于国内普及度并不高的冰雪体育运动项目场馆的赛后运营,需要分门别类、积极主动地发掘其市场潜力。

  其三在于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体育经济和社会功能建设,激活更多体育和文化资源,实现后冬奥时代的体育多领域融合发展。从体育与经济工作相结合的角度看,应着力使冬奥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创新和区域发展。具体而言,北京冬奥会形成众多城市地标,应促使具有此类“冬奥标签”的建筑物进一步焕发时代价值、生活价值及美学价值。对此,应当有针对性地借鉴国际经验,将冬奥区域开发成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奥运主题公园等,使之获得新的城市空间功能,让体育元素更加深刻地融入并服务于我国新时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网:此次北京冬奥组委分别在赛前、赛时以及赛后推出了若干份冬奥文化遗产报告,在您看来,颁布报告的意义是什么?在冬奥会之后应该如何利用好不同的奥运遗产? 

  邹新娴:对筹办过程中所创造的遗产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发布,一方面可以向世界各国呈现我们筹办过程中在冬奥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传播、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使创造的遗产成为共享的遗产,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冬奥会结束后我们还将继续发布赛后遗产报告,这些遗产并不会随冬奥会结束而结束。诚如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所言:“北京冬奥会带动中国冰雪产业和冰雪运动的发展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期效果。各项支持冰雪运动发展的政策,不会随着冬奥会的结束而停止,而是会越来越好。”

  蒋依依:奥运遗产有自身的生命周期,在申办、赛前、赛中以及赛后短期与中长期等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与表现。因此,北京冬奥会选择在赛前、赛时以及赛后不同关键时点发布报告,能够及时总结梳理相关遗产进展,筛选出不同阶段的代表性案例,以及勾勒下个阶段遗产的工作方向与工作重点,以便能够更好地总结与规划遗产的适时状况与发展变化,同时能够及时向国际社会反映北京冬奥遗产的阶段性成果,让更多的人群了解北京冬奥会对举办地发展所发挥的正向带动作用,以更好体现冬奥会所折射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对于冬奥会之后的体育场馆,可以按照赛前的发展规划承办各种级别的体育赛事,服务冬季竞技运动,推动冬季运动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夯实冬季运动的群众基础。同时,也要探索提升大众的休闲能力,加强与周边旅游景点、接待设施与基础设施的耦合,加强向旅游产业转化的能力。

  对于经济遗产而言,一方面要进一步开发我国冬季运动的运动员,特别是在冬奥会上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的商业价值,让运动员所承载的无形价值转化为有形价值。另一方面要延展冰雪产业的产业链条,充分利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所形成的庞大需求与供给条件,进一步突出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核心业态在推动冰雪产业发展当中的牵引作用,带动冰雪科技、冰雪装备制造、冰雪会展、冰雪交通等新兴业态的全面发展。

  对于环境保护而言,需要把区域协同治理的机制进一步常态化和固定化。同时将赛区生态修复、融雪二次利用等技术,以及绿色建筑标准等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围绕冬奥会所带动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以智慧服务管理体系引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引导产业高端化发展所进行的落后产能疏解和清退,赛事举办所推动的无障碍设施与信息系统的完善,为北京和张家口两个城市的运营管理留下宝贵遗产,为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对于区域发展而言,利用好两个城市之间已经建成的高铁、高速等交通设施,以及场馆及周边景点为主要依托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进一步促进“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和“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网络型空间结构优化。同时通过通讯、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功能协同与旅游休闲、绿色能源等产业对接合作以缩小北京市与张家口等京津冀地区之间的区域差距。

  时婧:颁布遗产报告是对冬奥筹办过程中创造的奥运遗产的系统总结。我认为主要有以下意义:第一,北京冬奥会遗产的形成,是所有北京冬奥会的参与者共同创造的,每一项遗产的产生都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应当被记录下来。第二,报告当中对冬奥遗产的创造、未来可能创造的价值有评估与预期,能够指引未来北京冬奥遗产的开发利用。第三,作为一项大型赛事的完整的、延续性的遗产报告,也能够为未来体育事业发展如何与社会各方面发展进行良性互动提供参考。第四,北京冬奥会遗产规划和遗产创造体现了当前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理念,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体现了绿色环保、区域协同发展、包容性社会、文明交流互鉴等,遗产报告向全社会发布,具有宣传引导的作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发展风尚,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您看来,北京冬奥文化遗产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全球又有哪些贡献?如何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邹新娴:奥林匹克精神的独特价值已被人类社会所公认,“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在这届冬奥会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精神深入人心,让人真切地感受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冬奥会让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享受冰雪运动、爱上冰雪运动,而且也为构建更团结、更和谐、更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蒋依依:北京冬奥文化遗产促进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最大范围的技能与文化普及,全方位促进了奥运会与举办国,特别是奥运会举办地的发展愿景。

  北京冬奥会对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对于体育赛事遗产的提前规划与持续推进,对于工业遗产在体育赛事后的再利用和复兴,对于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的在赛事、城市与区域发展中的应用具有突出的示范作用,对于促进全球冰雪产业发展重心的东移以及5G技术的全面运用等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全球化趋势放缓的今天,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本身就是促进与彰显世界各国、各民族走向“更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推动了地方化与全球化的协同,以运动精神、环保理念等形塑全球共识。

  时婧:大众冰雪参与人口的增加有助于提升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力,带来综合效益的提升,进而促进竞技水平的发展,形成双向互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中国为全球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国际雪联、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等都希望在大众参与方面与中国进行沟通与合作。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全球冰雪运动将会面临全新的发展格局。北京冬奥会上多项奥运纪录、世界纪录都被刷新,证明了我国冬奥场馆优良的建设水平。未来可以在中国举办高水平国际赛事,未来其他国家优秀的冰雪运动员也可以来中国进行训练,这些也将有力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竞技水平的发展。

  就其全球贡献而言,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北京冬奥会将全球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五环旗下,彼此尊重、公平竞争,共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为世界人民团结奋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方式。虽然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是奥林匹克运动为世界人民打开了一扇通向希望和曙光的门。

  冯珺:就北京冬奥文化遗产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贡献而言,一方面,在于扎实推进奥林匹克教育,在社会层面深度培育并根植奥运精神。例如,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研发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和《残奥价值观教育》等权威教材,其中文版系首次引入我国。“北京2022”全国奥林匹克教育专家委员会编写的《奥林匹克读本》等系列丛书亦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另一方面,表现为奥运精神和体育文化深度融入日常生活方式,带动社会文明全方位提升。在北京冬奥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下,公众冬季运动意识显著增强,冬奥主人翁意识大幅度提升,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养成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志愿服务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传承。

  就北京冬奥文化遗产的世界贡献而言,主要表现为面向全球持续完善冬奥文化传播与服务体系。北京冬奥文化传播注重全媒体、全渠道推广。线上官方新媒体平台互动频繁、冬奥纪实频道覆盖近3亿电视观众,“全球之声”海外电台在17个国家19座城市通过10种语言发布冬奥筹办进展、传播冬奥声音,从而在全球范围内营造出理想的冬奥文化传播氛围,在激发冬奥兴趣与热情方面引发强烈反响。

  北京冬奥文化遗产进一步扩大了冬奥人文交流成效,拓展了国际体育舞台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北京冬奥组委和相关社会组织在人文交往活动中融入北京冬奥会元素,通过国际传播渠道扩大北京冬奥会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官方会议及各类民间交流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国际单项组织、国际奥协等国际体育组织的工作联系,铸就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冬奥表达。

  

  中国社会科学网:北京冬奥会已经结束,谈一下您对后冬奥时期的北京、中国和冬季体育运动有什么期待? 

  邹新娴:我们已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变为现实,兑现了中国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如今冰雪运动已经逐渐成为全国上下、大江南北的健身新选择和生活新方式。后奥运时期,希望我们能充分利用北京冬奥会为冰雪运动打下坚实基础,构建设施更完善、活动更丰富、配套更齐全的冰雪运动发展格局,推动我国冰雪运动持续向好发展。

  蒋依依:北京作为双奥之城,在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双重遗产的加持之下,将会充分依托举办冬奥会带来的品牌效应、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迎来更好的城市发展周期。新建或改建场馆将成为北京城市的新地标,志愿精神将进一步塑造和凝练北京城市精神,首钢园区的发展将为城市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城市生态环境与管理效能的全面改善将为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北京冬奥会之后,中国仍然将持续推动冬季体育运动与冰雪产业的发展。冬季体育运动的竞技水平将会取得更好成绩,也将会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各种类型的冬季运动与冬季休闲活动当中。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打破产业用地等制约冰雪产业发展的桎梏,推动冰雪产业链条的进一步拓展与完善,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适应,在全球冰雪产业的发展中发挥引领性作用,其中冰雪旅游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供给地与客源输出地。冰雪科技也将极大地推动冰雪产业的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将会创造更多机遇,在滑雪头盔、滑雪眼镜、滑雪服等轻装备类产品和体育运动器材类产品品牌基础上,进一步在造雪机、压雪车、索道等重装备类产品的技术上实现突破。冰雪文化业态也将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冰雪元素的激活。

  中国冬季冰雪运动通过北京冬奥会,在参赛项目、冰雪项目的平衡发展与竞赛成绩上已经取得了跨越性的突破。未来需要整合政府、协会、学校、家庭、企业等多方力量,为冰雪运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次中国代表队的年轻化构成也充分说明了冰雪运动青训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未来可探索冰雪运动更多项目的联赛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培养和选拔优秀冰雪运动员。

  时婧:后冬奥时期的北京将会成为具有更强世界性影响力的城市,更加文明、开放、包容、活力,会有更多的国际友人来到北京旅游、生活、工作,欣赏古老与现代并存的东方文化,共同在这里创造更大的价值。后冬奥时期的中国也将更加自信、开放、包容,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并以中国方案、中国方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北京冬奥会后,冬季运动将成为更多人生活的组成部分,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为美好生活注入更多乐趣、注入更多动力,同时也带动国家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带动世界交流互通。

  冯珺: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实现冬季运动的全面推广和普及,使冰雪产业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同时带动冰雪项目竞技实力的显著提升。从大众冰雪运动的普及情况来看,各类冰雪赛事和活动繁荣开展,群众性冰雪活动的品牌效应显著提升,未来应重点推动冰雪运动影响力向更广泛的群体传播与延伸。从冰雪产业发展的繁荣形势来看,科技冬奥与可持续场馆建设有力助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应进一步促进冰雪经济与多种产业形态融通发展。从冰雪竞技发展成就来看,我国已实现冰雪竞技人才梯队建设和冰雪项目成绩显著提升,未来应进一步扩大专业性冰雪运动赛事的规格和影响力。

关键词:冰雪运动;北京;文化遗产;国际奥委会;发展;产业;奥林匹克运动;传播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实习编辑:王晏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