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2】

王莹: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2023-02-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阐释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开设【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栏目,邀请青年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理论和学术优势,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聚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系统化、学理化阐释。

 

 

  王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文艺理论、世界近代文学、国际汉学。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士Fellow等。受邀访学和讲学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受邀赴英、美、德、澳等国参加世界传记大会、美国现代语言学会年会、中英艺术与人文论坛、中澳文学论坛等国际高端学术会议并作英文演讲。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Space and Culture》(SSCI一区)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在中、英、德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6部,译著3部(英汉互译),古籍整理2部,主编论文集1部(合编),被大英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荣获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英才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多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为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历史的结论、现实的必然,意义重大而深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了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思想文化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发展,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改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新征程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必须坚持以下要求。

  第一,进一步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历史经验、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特别是当其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的确定相对接,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一以贯之的使命担当,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制度,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坚持“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新时代新征程,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六个必须坚持”。

  第三,切实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文化领域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应紧紧围绕这一根本制度来展开和推进。理论武装、新闻宣传、文艺创作、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都应该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

  第四,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全面领导的重大举措,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重要体现。根据一些地方存在的责任意识不强、“不想抓”的思想依然存在,落实措施不力、“走套路”的现象尚未根除,阵地管控不力、“把关松”的顽症亟待纠正,业务知识不精、“缺能手”的问题比较严重,好人主义作祟、“问责难”的尴尬急需化解的现实情况,在落实责任制方面应当扣紧“责任链”,织密“责任网”;把牢“方向盘”,画好“同心圆”;巩固“主阵地”,把好“准入关”;唱响“大合唱”,下好“一盘棋”。面对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新局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应加强理论武装、补足“精神之钙”,克服“本领恐慌”,练就“火眼金睛”,用好“思想利器”,淬炼“过硬作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推荐阅读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1】倪红福:坚持“两个结合” 讲好经济学故事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0】樊欣: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9】孔迎川:让年轻干部在基层锻炼中成长成才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8】钟飞腾: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7】陈明: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6】邓洲:做强做优制造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5】梅岚:深刻理解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内涵意蕴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4】龙国贻: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大作用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3】李凯旋:科学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要义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2】程远: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1】贺之杲:以真正的多边主义彰显大国担当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赛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