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㊿】

沙垚:坚持“两个结合”,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2022-12-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阐释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开设【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栏目,邀请青年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理论和学术优势,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聚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系统化、学理化阐释。

 

 

  

  沙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辑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新闻学、乡村传播。著有《吾土吾民:农民的文化表达与主体性》等五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国情调研项目等多个研究项目,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岗位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些论述为未来中国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政治独立到经济富强,再到文化复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独特路径,大大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

与古为新,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新时代加强文化宣传工作,要把意识形态工作融入人民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克服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和社会经济工作“两张皮”的问题,要坚决克服有些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意识形态工作应具有总体性和指导性,既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又要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见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从而彰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

  搭建平台从宣传群众到组织群众。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因为党的文化宣传工作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灌输和说教,而更多是通过服务群众的方式来实现引导群众,其中的关键在于搭建全媒体传播平台。媒体也从来不是一个有闻必录的消极记载者,而更应该是社会积极的倡导者组织者。一方面,在党和人民、政府和群众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另一方面,将自身的定位从宣传过渡到组织,提升基层和社会的组织性,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百年来在文化宣传领域的重大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我们必须从百年历史出发,总结和提炼独具中国智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经验、教训和模式,为未来文化宣传事业提供有益的指导,而不能放任新闻专业主义等西方思潮蔓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从“宣文教以章其化”,以德服人的宣传传统,从而避免西方“propaganda(宣传)”一词的负面化影响。

传承转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对于文化的传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既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又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凝聚人心、汇聚民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所以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首先,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大众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长期实践发展出来的智慧成果,蕴含着不菲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次,文化并非一成不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蕴含着动态发展的趋势,也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革创新、推陈出新,从而让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时代价值。最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中国特色与世界潮流结合起来,以国风国潮、沉浸式体验等年轻人喜爱的打开方式激活、焕新传统文化,既能培养青少年热爱传统、热爱祖国的精神,又能发展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和活力的产业业态。

  在国家治理和人民实践中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如何发挥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治理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因为文化在化解基层矛盾,提高群众参与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依靠“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和“输血式”救济,传统文化的活力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宏观层面,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关于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粗取精,广泛应用到当今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实践中。在微观层面,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县域、乡村的文化组织力量,凝聚起人人都愿有序参与、人人都有成功机会、人人都享有幸福美好、人人都有归属认同的基层治理同心圆。

胸怀天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重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求“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调整战略方向,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一直以来,国际传播的重点是面向欧美,注重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传播。但是,国际社会不止于欧美。新的历史格局之下,我们更应该“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发展合作。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出之后,中国同亚非拉国家联系密切,经济贸易合作往来频繁,中国对外传播应调整战略方向,更多面向广大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用国际传播助力构建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注重在地性,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跨文化交流需要突破传统官方的交往模式,发挥多元主体的传播力量。国际传播不仅是国家层面、政府层面的工作,不应局限于“大国重器”“宏大叙事”,也是人民大众的责任。应当重视和引导民间团体、普通个体参与国与国之间的人文交流,让国际传播实践重返亲民性,让不同层级的主体讲述不同主题的中国故事,编织成中国对外传播的“话语网”和“新名片”。比如中国乡村的故事,县域的声音同样具备很高的传播价值,体现着人民生活的变化、社会治理的成果。在风险激增的现代社会,各国、各地区人民都同样面临挑战,也都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中国多层级多样态的对外传播需要以问题为导向,重视在地人民的经验和探索成果,以友好、平等的姿态贡献地方样本、中国方案。

  培养胸怀天下的社会主义新人,传播好中国声音。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开始,就秉承胸怀天下、救济斯民的初心与担当,“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关键在人,应当培养秉持胸怀天下理想气质,坚持国际主义精神,立志解决人类社会的苦难,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新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始终有着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胸怀天下的社会主义新人更应继承发展中国传统“天下观”,协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两个结合”;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赛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