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时代之变提供中国方案

2023-01-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国际话语权建设中,智库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走势,不断提出和完善应对时代之变的中国方案,是我国智库研究的重要论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效显著

  在1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2023宏观形势年度论坛暨第四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智库的本质是思想力,任何一个全球知名智库只有首先发出时代思想之声,才能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探讨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是智库领域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2023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十年来,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各国广泛的欢迎和响应。在双边层面,中国同巴基斯坦、老挝、柬埔寨、泰国、印尼、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共同推动构建了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在地区层面,亚洲、亚太、中国—东盟、澜湄国家、中非、中阿、中拉、中国—中亚、上合组织等共同体稳步发展;在全球层面,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等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国、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的决议或者宣言中。

  外交部副部长谢锋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过去十年中越来越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要破解困局就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在谢锋看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泛理念,而是丰富实践,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共商共建。对此,他认为,一要坚持共同发展,为破解全球发展赤字注入动力;二要促进共同安全,为实现人类持久和平贡献力量;三要推动共同开放,为深化合作共赢创造机遇。特别是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坚定朝着实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迈进。

  中国经济仍是“稳定之锚”

  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会呈现中高速增长态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廖群代表团队发布了《劫后重启: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和中国未来》报告。报告预测,2023年我国发展质量将不断提高,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从整体看,未来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会出现进一步跃进态势,在产业结构方面将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进军,结构水平不断升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之锚”,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长周期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稳中向远、稳中向优的基本要素依然稳固。因此,2023年,只要破除影响中国经济的软硬约束,中国经济就会经历修复、恢复、强劲反弹三个阶段,为2024年和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认为,2023年是我国整体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契机。未来我国要争取在“十四五”期间使人均国民收入接近一年1.3万美元,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国至少需要实现GDP4.9%的年均增长速度。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这个速度量值不仅带有经济意义,也带有整个现代化全局下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意义。

  为现代化建设持续贡献智库力量

  面向未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国还要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充分利用AI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建设新型制造强国,以新型产业结构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实践上,这些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这就对我国的智库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细文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智库建设提出了两方面要求:一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决策依据;二是要构建国际新话语体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新机遇。未来,我国智库机构的核心价值应体现在思想生产和沟通平台建设方面。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智库区别于其他国家智库的根本标志。在张东刚看来,未来智库研究首先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其次,要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导向,做持续贡献中国智慧的瞭望者。再次,要以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为目标,做传播中国声音的示范者,向世界展现中国发展之理、中华民族之治、中华文明之美,不断增强用中国智慧深入研究世界变局的能力和用中国方案妥善解决世界问题的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的中国力量。

  智库作为建制化、专业化的机构,是一国政策体系和政策执行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智库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除了新技术这些硬实力外,软实力也是我国智库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陈文玲看来,中国软实力最大的底气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特别是在当前国际舆论场博弈和交锋中,很大程度是话语权之争、叙事能力之争和舆论引导能力之争。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智库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文明交流,展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明前景。在强国道路上,我国智库的历史责任就是要成为理论的创造者、舆论的引导者、政策的设计者、国家战略的探索者和国际交流的贡献者。

  贾康认为,学者要保持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要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智库研究中,要特别注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者间应以严肃、坦率、研讨的方式来深入交流,按照实事求是、正本清源的态度达成科学认识。总之,所有的智库和研究者都应在秉承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方面为我国智库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经济;现代化建设;智库;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宗悦)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