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2022】秦亚青: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01-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2年是关键的一年,全球性挑战依然严峻,疫情仍在肆虐,汤加火山爆发再次显现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国际合作是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不可或缺的平台,只有将全球治理打造成为国际合作的可靠平台,国际社会才能走向稳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顺利前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人类命运息息相关。中华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包含了深刻的关系性逻辑。关系性意味着世界是由关系构成的,世间万物相互关联。据此,人的生存永远是一种共存状态,即人与人的共存,人与自然的共存。人的身份是关系性生成,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构生成的。人的利益也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换言之,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是一个整体,没有绝对独立的存在、绝对自为的身份和绝对自我的利益。共在、共生、共同利益构成了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成为合作的基本保证。

  国际合作的根本障碍在于存在和利益的二元对立。行为体的独立存在和独有属性决定了自我利益的独有性。正是由于自我和他者之间的明确界限和各自利益的明确属性,这种冲突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调和的。因此,不同行为体独有的自我利益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永远不会和谐,利益冲突是必然的事情。这恰恰构成了国际关系主流理论的一个基本依据,也使得国际冲突具有本体优先的地位。

  如果行为体的存在是关系性共在,身份就没有我与他的分界,利益也就是互涵式利益,自我利益和他者利益必然形成一种共在互补关系,亦即关系性利益。在这样一种世界观观照之下,不合作是反常事件,合作是正常的事情。用之于国际社会,合作就成为一种符合自然法则、符合人类进步的事情。面对世纪疫情,生命安全是基本权利,也是全球各国、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只有以共同利益为目标,才能够促进全球合作,才能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点在人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全球治理实践中最为鲜明地表现出来。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全球社会的崇高理想,也是中国外交的总目标。人类的生存是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的利益也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在全球性威胁日益加大、人类面临巨大挑战的时候,全球治理成为整个世界的根本性实践,也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目标和现实意义。2022年,人类命运与共的现实会更加凸显,全球治理的需求也会更加突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了时代发展趋势,全球治理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平台。全球化发展到今天,经济全球化引发了世界各国的高度相互依存,形成了无法分割的产业链、价值链、信息链,物流和人流都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特点,使得人类关系空前密切。由于全球治理出现严重赤字,近年来反全球化思潮和逆全球化行动不断出现,全球化遭遇逆流和挫折。但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是不会逆转的。人类的命运只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反映了当今世界的现实。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国际社会更加意识到,全球性威胁是跨国性威胁,跨国性威胁是无国界的,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解决的。全球化和全球性挑战将人类的命运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现实,也正是这种命运与共的现实情境,要求国际社会,尤其是像中美这样的世界性大国通力合作,实施有效全球治理;而全球治理也恰恰是使国际社会能够凝心聚力、合作发展的希望所在。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共存之道和发展规律是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表现在全球治理的实践之中。共同体生存条件好,个体成员的生存条件就会好,反之亦然。“世界好,中国就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所包含的正是这个道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的是全球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也一定会清晰地反映在全球治理的实践之中,并且在这种伟大实践过程中推动国际社会和整个人类的合作。

 

    (声明:本网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相关领域学术理论研讨,为专家学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性挑战;国际合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李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