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新时代】明确学术己任,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而努力

2022-05-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论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指明了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指导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一线教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之后,我深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自己长期以来的学术信念和学术理想。这就是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努力建构适应21世纪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建构中,“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出不懈努力。

  人们常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哲学社会科学尤其如此。脱离了国家立场,脱离了民族文化根基的抽象学术必然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做学问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有明确的国家立场,才能真正做出大学问,出真思想。以自己的才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为回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独到的思想,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之无愧的责任,也是当代中国学者学术生命的意义所在。我们不仅要为中国做学问,而且要回答“中国之问”,面对中国现实,解决中国问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那样,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求解国家民族发展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面对中国现实,回答中国之问,“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我辈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思想创造的学术使命,也是应该拥抱的根本学术理想。

  如今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世界历史时代”,普遍的交往将各个国家和民族纳入到了不可分割的总体进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命运与共,不可分割。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命题。这一重大命题从各个方面指引着我们的理论发展和建设实践。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也日益融入了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世界上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是说不关注世界的发展,不关注人类的命运。恰恰相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积极思考和回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要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类情怀,关心人类的福祉,关心人类的未来,以中国人的学术才智、思想智慧为人类的共同发展作出贡献。在这次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随着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在人类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上发出我们的声音,以中国的立场和才智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提供智慧,提供方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历史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价值最终都来源于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人民是历史的实践主体,也是历史的价值主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学术研究中的体现就是以回答“人民之问”为学术己任。我们的学问要关心人民利益,关切人民冷暖,将人民之问提升到思想理论的层面。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做学问,这是每一位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基本价值遵循。坚持为人民做学问,并不是说我们做的学问,人民都一定听得懂,一定能够理解,而是说我们的学问要有人民性的价值立场,要把服务于人民、有利于人民作为学问的根本目标。

  时代是思想和理论得以诞生的现实土壤。任何一种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必须根植于时代,直面时代面临的挑战,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在批判性的理解中为时代的发展指明可能的方向。“以时代为观照”,回答“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探索和回答这些根本的“时代之题”,为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提供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国人的思想。在现实提出的实践问题和学术史留下的思想问题的交汇点上致思,将时代之问提升到理论范畴和思想的层面,在思想中把握时代,一直是我自己学术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学术追求。为我们置身于其中的充满希望和充满挑战的时代做学问,我们的学术和思想才能够紧扣时代脉搏,才能够满足现实的需要。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关键词: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人民做学问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方鸿琴)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