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考古现场 走近中华文明】红山文化的繁盛与衰落

2022-12-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至迟在距今5600年前后的红山文化中期偏晚阶段,红山文化发展至顶峰,出现了为后人所称道的以“坛庙冢”为中心的大型祭祀礼仪性遗址群,至距今5000年前后,红山文化骤然衰落,除筒形罐的传统仍为后继者所继承之外,发达的玉器、埋葬传统、大型礼仪建筑等在区域内消失,红山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并未能延续红山文化的繁荣。

  虽然红山文化的物质特征随着文化的衰落而消失了,但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精神文化内核却在文化传统中保留下来,其所创造并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坚持践行的礼制所包含的行为、仪式,规范、等级给后世文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红山文化中率先出现的祭祀礼仪活动遗存及相关的礼仪行为所反映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礼制)对中国古代礼制观念和礼乐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基因。

  红山社会具有比较典型的神权社会的特点,大型社会公共活动的建筑、设施都表现出与宗教或礼仪行为而非日常生活或经济活动相关的特质,复杂的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分工都是围绕维护和强化社会秩序而开展的社会公共活动的产物,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不会直接带来社会权力的获取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偶发的暴力事件也不足以产生军事权威,社会秩序的建立更多依靠与祭祀礼仪相关的活动。与宗教或礼仪行为有关的“神权”是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晚期社会权力制度的核心,经济和军事特征从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力。


玉勾云形器

  由于玉器的特殊性质及其在稍晚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红山文化中拥有大量玉器的墓主人也通常被认为是巫,然而红山文化的巫已经超越了单纯沟通人神的功能,开始带有一定的政治管理色彩,在社会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祭祀礼仪行为的逐步规范化、大型公共礼仪活动范围和内容的固定化显示祭祀礼仪活动逐渐变成了特定人群才能从事和开展的活动,祭祀礼仪或者说巫术活动已经初步脱离了“家为巫史”的个体行为状态,逐步步入到“绝地天通”之后的制度化的礼仪行为。在周公制礼作乐的三千多年前,红山文化已经开始显示出礼制化的特征,出现了礼制的萌芽,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持续不断的宗教理性化改革的序幕。将“由巫到礼、释礼归仁”的中华文化发展史提早到了距今5500年以前的红山文化时期。

  红山社会以意识形态和礼仪活动的一致性作为基础,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来自不同文化、不同传统的优秀文化因素,以分工互补的方式增强人群之间的依赖性,实现社会群体的团结,提升了社会的总体容量,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张了社会生产的能力,为红山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红山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以开放的态度来对待周边先进的文化因素,并将其吸收融合为自身文化的特征,从而在长达1500年的时间里保持着文化的开放性和活跃度。学习彩陶的生产技术并用以表现红山文化自身创造的纹饰特征,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扩充艺术的表现形式。走在“礼制”潮头的红山文化的对外影响却并未显示出强力输出的特点,而更多地采用了平等的交流方式,以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为主。

  红山文化的衰落虽显得异常突兀,但却可以从其“礼制”不断繁盛和发展中窥见一斑。

  从红山文化的衰落中反观其制度的发展,则可以推知红山文化“礼制”逐渐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也是红山社群面对社会危机不断发展并取得成功经验的过程,红山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过一系列的问题,曾经通过强化社会公共礼仪活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团结,通过制度化或规范性的礼仪活动对社会意识及社会结构的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了高度一致且层级分明的礼仪活动体系。红山文化晚期大型社会公共设施及社会公共礼仪活动的持续开展无疑曾在解决红山社会所面临的多重困境中发挥了积极而稳定的作用。基于社会发展的惯性和对既往成功发展模式和经验的复制和依赖,他们仍然习惯采用曾经有效且熟知的方式来解决新的问题,社会体系逐渐固化。随着制度刚性的增强,再也无法突破社会发展的瓶颈,围绕礼仪活动所建立的社会体系实际上可能已经统治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严重影响了经济生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在面临无论是环境的压力抑或是食物资源短缺的问题,乃至外来的威胁等,都无法自动形成防卫机制,而只能依赖于核心层在制度惯性下的低效运转,直至彻底终结。

  统一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之相关的祭祀礼仪行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危机,增强了社会团结,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逐渐完善的礼仪制度和对统一意识形态的依赖和强化,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注重意识形态和社会公共活动的建设而忽略了作为经济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为红山文化的衰落埋下了伏笔。社会团结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单一化倾向,使社会面对问题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在环境的变化和新的社会危机的冲击下,红山文化急速衰落。继之兴起的小河沿文化虽然延续了红山文化的部分特征,却彻底放弃了红山文化高度发达的大型礼仪建筑和公共社会礼仪活动,而转向了以墓葬、以个体为主体的祭祀活动方式。


  (作者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课题考古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馆员) 

关键词:红山文化;红山社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齐泽垚)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