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助力文明互鉴

——公共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考古大有可为

2022-04-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已经进行了32届。从最初的寂寂无闻,到各考古机构考古项目积极参评,到媒体、相关部门、地方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评选活动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最重要的公共考古学活动之一。

  其实考古学家未必多么需要这么一个奖项,更不能说没有评上的考古发现的学术价值就不一定那么重要。评选活动的初衷乃是通过这么一个程序,通过考古发现者的自我评价、同行评议、媒体宣传和社会检阅,实现考古发现相关信息的传播共享,让考古和考古发现对社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有关报道良莠不齐、考古报告出版和信息披露严重滞后、不足的当下,这样层层筛选出来的十大考古新发现是货真价实的第一手重要的学术信息和文化资源,极大地推动了考古学研究、知识传播和考古遗存的遗产化保护。

  考古发现的真实性、现场感和科学性,能够将人们带回已经消失的过去,拼凑重建我们对过往历史的认知。因此,考古不仅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的事,也是国家的、民族的甚至是公众的事。近年来各界对考古发现的热衷,不应仅仅视为是追求知识的兴趣使然,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无论是个体结合成群体,还是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趋向,无论是面对现实,还是畅想未来,我们都需要全盘清理自己的历史遗产,弄清我们是谁,从哪来,往哪去,才能培养文化自觉,开阔文明视野,总结经验教训,走上继往开来的复兴征程。

  人类从远古一路走来,告别树栖的猿猴兄弟,以直立行走、手脑协同进化的模式,探索未知领域,创造发明工具,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范围,形成众多的民族国家和文化文明。遗憾的是,世界上大多数曾经为人类进步作出奠基性贡献的早期族群、国家和文明,或者由于外敌入侵,或者由于内部腐化,或者由于环境变迁,都一波一波消失了。相对而言,华夏文明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展示了非常顽强的创造力、生命力和连续性,华夏先民在中华这块土地上相对独立地经历了从粗鄙的石器到精美的玉器,从最早的陶器到五彩斑斓的瓷器,从典雅庄重的青铜器到锋利实用的铁器等不同的时代,从原始采猎到动植物驯化、农业畜牧及各种手工业的充分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社会不断复杂,文明不断升级,华夏传统不断壮大,今天又在加速工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化之路上高歌猛进,是少有的连续演化的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活标本。

  考古发现的不仅是古人行为的遗痕、文化的遗存,每一发现、每件出土的古代遗物或遗迹,都反映着古人生活的某个方面,折射着人性与文明之光。探寻中华民族和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一直是中国考古学关注的重大课题。苏秉琦先生曾经将百年来中国考古发现对中华文明的认识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中华民族与中国文明从茹毛饮血的野蛮中脱颖而出的历史过程日渐清晰。中国考古有考自己民族、文化和文明的历史历程的一面,是有温度有情感的考古,同时中国考古对涉及人类、食物生产和文明三大起源,对更广大时空范围人类文化与文明演进的内在规律的比较研究,也拥有重要的探索责任和发言权利,是让过去启迪未来的考古。中国考古既要在世界视野下看中国,也要透过中国认识世界和人类的演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

  现代人类四海一家,而文明社会在何时、何地形成则具有偶然性,需要很多条件和因素的集合促成。相对而言,文明形成之后多面临诸多挑战,很多文明最终归于毁灭,犹如自然界生死循环的自然规律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文明能够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反而成为了文化的独特景观。中华文明因为能够不断融合相关人群与文化,能够兼容并包、守正创新而有幸成为这极少数的独特文化景观之一。但即便如此,中华文明从形成到如今,也有跌宕起伏、高潮低谷,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中,一路也是枯枝新芽,枝节断而复生,落英无数,充满血泪与汗水,经验与教训。考古不光是要告诉今人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多么辉煌,更是要揭示那些文化、文明形成壮大与崩溃消失的经验和教训。

  德国考古学家西拉姆说:“我们需要了解过去的5000年,以便掌握未来的100年。”考古遗存的发现与研究,犹如巨大的历史实验室,每个人、民族、文化都置身其间,文明的光怪陆离,会将消失的他们的言行举止最终都熔铸其中,成为走向下一段路程的参照和借鉴。

  人类不断探索、创新和超越的激情,让前行的脚步越走越快,但也需要不断回头看看历史留下的路标和废墟,提炼并凝聚文明之光,以烛照和校正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包括那些仍置身于被开发利用之外的世界万物和我们的关系。在寰球一村、全球一体的今天,人类已不可能再承受文明崩溃之痛,必须以更加包容开放的胸怀面对大地与星空,包括从过去废墟上发掘出一切的文明碎片,熔铸一个兼容古往今来所有要素并可以协同演进的生态文明来,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

  所有的考古发现都是人类曾经的生存方式的一个写真,而所有的考古工作某种程度上都是公共考古。考古成果需要公众共享,曾经的历史需要真正融汇到每个人的血脉和头脑里,历史的方向与价值才能愈益清晰。文明互鉴不仅包括不同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取长补短和兼容并包,也包括对已逝文明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汲取。唯有如此,新的生态文明的建设才未来可期。

关键词: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文明互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齐泽垚)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