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能源互联网赋能优势,推动建设高质量能源体系

2023-02-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近些年,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风电装机突破7亿千瓦,稳居世界首位,已形成煤、油、气、风、光、核等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能源生产能力和能源自给率不断提升,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低碳转型进入重要窗口期,能源安全保障步入关键攻坚期。协同推进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基础。现阶段,我国在多元化能源体系构建、电网跨域互联互济、需求侧响应以及储能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短板。具体来看:

  其一,清洁能源结构相对单一,能源供给波动性较大。风、光、水等清洁能源属于“靠天吃饭”的被动能源,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特征,面对各类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很难保障电力的持续稳定供应和彼此间协调互补,为电网安全运行带来挑战。同时,当前电力系统大型可控能源未形成多元化结构,灵活性调峰功能不足,对于新能源消纳支撑作用有限。发电端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升,消费端电气化进程不断推进,将进一步加剧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紧缺程度。此外,伴随我国防疫举措优化和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经济恢复发展信心和市场预期不断增强,各产业部门用能不断增长,预计国民经济将稳步复苏,能源消费需求持续走强,为能源供需平衡带来进一步挑战。

  其二,跨区域电力输送受阻,电网互联互济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配套能源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与电网建设速度不匹配,缺乏跨省跨区电力互济能力和跨区域调节能力,发电地至负荷中心输电不畅,“点对网”输电方式弊端凸显,“有电送不出,外电进不来”问题突出,容易出现在电力富余时因外送通道不足而导致外送消纳无法大幅增加、在电力紧张时因双向输送通道滞后导致省内电力供给不足。

  其三,负荷侧需求响应缺位,调峰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目前我国分布式能源、可控负荷和新能源汽车等资源尚未广泛参与调峰调频,短时需求相应有待增强,可调节负荷资源参与电力需求交易潜力也未得到充分挖掘,虚拟电厂建设仍处于邀约型阶段,辅助调控功能和电力交易功能发挥不足,应用场景较为局限,灵活性调节资源对于电力系统风险防控支持欠缺。

  其四,稳定电源支撑能力不足,新型储能规模有待提升。截至2022年底,国内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0.59亿千瓦,同清洁能源装机规模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不同储能方式无法完全满足电网运行灵活调节需求,不利于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网运行及多元能源系统灵活性提升。此外,当前电化学储能经济性有待增强,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以氢储能为代表的长时储能技术研发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系统亟需谋求高质量转型和现代化发展。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其与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广泛交融催生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伴随数字革命和能源革命推进,二者呈现不断交融趋势,能源互联网恰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能源系统生产、传输、存储、消费各环节深度融合的产物。能源互联网将广泛赋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数字技术与能源系统各项技术广泛融合,构建“风光水火”多源互补、“源网荷储”协调高效的智慧能源系统,为推动能源体系现代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抓手。

  结合现阶段我国能源系统发展特征,应在多能协调互补体系构建、电网基础设施升级、负荷端灵活响应和配套储能设备建设层面着重发力。

  第一,发挥能源互联网开放互联特性,加快构建多能互补综合利用体系。首先,搭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有机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布局能源互联网,打破传统能源系统中供电、供气、供油等不同能源行业壁垒,有效接入水、核、风、光等清洁能源,通过热电转换技术、气电转换技术和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等多重技术耦合,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强化多种能源之间的协同互补和综合利用,避免单一能源供给结构影响地区能源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增强能源系统弹性和韧性。其次,以能源互联网为平台,推动大型可控能源多元化发展。利用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实现能源信息互联,加强能碳实时监控和评估预警,协同推进低碳减排和能源安全,正确认识煤炭“压舱石”重要作用,确保煤电的安全稳定供应,助力煤电由基荷能源向灵活调峰角色平稳过渡,同时推动天然气、常规水电、核电等作为代煤稳定出力能源,有效应对短时用电需求陡增和新能源发电波动情况。最后,要构建可感、可知、可视、可控的数据资源体系,强化不同能源数据收集、分析和利用能力,深入挖掘能源数据价值,增强能源安全管理能力,提升能源供需预测精准度和多能综合利用效率。

  第二,夯实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系统数智化水平提升。一是要发挥智能电网在能源互联网中的核心作用,明确各类电力资源的功能定位,利用物联网和协调控制技术实现全局优化配置,提升灵活调节能力,借助多能转换技术和信息流、能量流交互技术,有机衔接各类能源资源网络。二是建立全国特高压输电系统大数据平台,加强物联网、自动远程控制技术同跨省跨区的特高压输电通道高度集成,构建以“大电网”为主体的能源传输通道,促进区域上的协同互补和供需调配,畅通电力送受端双向输送通道建设。三是广泛布局低压智能感知传感器和设备状态监测终端,加强对分布式能量流计量分析与信息交互共享,有效提升输配网优化调度水平和微电网运行效率,保障大规模、高比例分布式能源安全并网,推动分布式设备管理由局部协调向广域协同转变,进一步提高能源系统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

  第三,提升需求侧相应能力,释放负荷侧沉淀调节潜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能源互联网信息感知和集成技术优势,挖掘分布式新能源、用户需求响应、电动汽车等灵活性新型负荷资源,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处理海量供给缺口和可调配资源数据,建立精准能源网络供需平衡和负荷调动资源库。另一方面,要借助区块链技术在计量认证、市场交易和组织协同层面的技术优势,引导分布式能源、可控负荷和新能源汽车等资源广泛参与能源系统互动,通过共享能源系统各节点供需信息和实时价格,建立公平灵活性补偿机制,利用虚拟电厂构建多类主体参与、多源网络互联、多样服务目标、多重手段风控的综合虚拟电力系统。

  第四,配套推进储能建设,提升能源系统稳定供应能力。储能是能源互联网中电力与其他能源转换、电网与各类能源网络互联的关键设备。要利用能源互联网信息透明和共享机制,充分调动集中式和分布式储能参与能源系统积极性,推广储能在局域和广域能源网中应用,提高能源交易自由度和市场响应灵活度,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同时要综合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电力技术提质增效,强化大容量储能和分布式储能、长时储能与短期储能同电网运行不同需求的精准匹配,提供短时功率平衡和长时能量调节服务,加强储能同“源”“网”“荷”各环节纵向协调,发挥储能系统在调峰、调频、调压、应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大规模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协同规划与调度技术研发进度,进一步降低各类储能技术成本,提升储能项目经济适用性。

  (作者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邹至庄经济研究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征)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