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各有特色
澳门社会科学学会理事长 关锋
中国内地40年前开始实施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至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40年来持续发挥着招商引资的功能,并且以经济特区的建设实践为中国的改革提供无数理论和实践上的宝贵经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一个微小外向型经济体,过去40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湾区三地虽然差异很大,但发展路径与发展绩效还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可比性。
人均生产总值仍然是当今分析经济增长成果最常用的指标之一。改革开放启动时,由于内地初始经济水平远低于澳门,全国和澳门之人均产值的差距是20.5倍(按名义美元计算);2011—2016年期间,差距缩窄到10.1倍,而同期广东发展水平和澳门的差距缩小到7.8倍。这是后发经济体追赶效应所致,也印证了增长收敛的现象。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发展水平差异颇大,以2016年现价人均生产总值美元计算,江门、肇庆、惠州、东莞和中山均在一万元左右;而珠海、佛山和广州则在两万元左右;深圳近三万元;香港则多于四万元;澳门超过七万元。从产业结构来看,香港拥有现代化金融及服务业、深圳的高新科技产业可能是全区之冠、广州以大规模的制造业为主、澳门则以旅游休闲业在大湾区中别具一格。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以上述四市的各自特色带动其他城市向高附加值产业迈进,并且可以依托港澳的优势推动高端产品与服务业发展,同时吸引海外投资加速湾区国际化,最终让湾区每个城市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