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年第4期目录

2022-01-19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摘  要:《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年第4期目录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目录

  ·学术新论·

  自由裁量的理性限度:为演绎主义辩护

  摘要:自由裁量是法哲学和法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哈特从语言哲学的进路,以规则为核心来理解自由裁量,但其自由裁量概念缺乏一种法律论证理论,未能有力反驳德沃金的强自由裁量批判。麦考密克承续哈特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给出一种以演绎推理为基础的“二阶证立”理论,通过后果主义论证、融贯性论证和一致性论证共同建构一种“理想的形式正义”,从而为强自由裁量辩护;但他在回应各种非演绎主义挑战的过程中深受佩雷尔曼新修辞学影响,继而转向一种修辞学进路的法律论证理论。我们坚持为麦考密克的演绎主义法律论证理论辩护,坚持自由裁量应当是一种以演绎推理为精髓,非演绎推理参与其中的实践理性活动;而且,法律类推、论题学和修辞学进路的自由裁量实质上都是以演绎推理为基础或旨归,无法反驳演绎主义作为自由裁量的理性限度。

  关键词:自由裁量 理性限度 哈特 麦考密克 演绎主义

  作者陈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

 

  谁改变了工作时间——有关工时的劳动社会学研究

  摘要:近30年来,关于工时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对西方文献的回顾发现,标准化的工时制度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技术进步、工人运动、国家干预和管理改善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所谓的“标准”在实践中充斥着多种变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灵活化的工作时间逐渐替代了标准化工时在全球通行,几乎影响到所有行业和不同类型的劳动者。除了经济全球化、政府规制减少和工会力量削弱等因素外,技术进步、工作组织结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和控制方式的变化,成为工作时间变迁的重要因素。这也激发劳动社会学从工作时间角度对雇佣关系、新业态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关注,扩展了劳动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工作时间 工时制度 标准化工时 灵活化工时 劳动社会学

  作者赵炜,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北京100875);Jens Thoemmes,法国图卢兹第二大学教授。

 

  家庭本位与村庄治理的底层逻辑

  摘要: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大部分村庄的治理结构和行动单位发生了极大变化,宗族、家族等所谓的功能性组织逐步解体,家庭成为村庄主要的行动单位。家庭的韧性和家庭本位是乡土社会“不变”的关键要素。家庭本位在村庄治理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构成了理解村庄治理的底层逻辑。家庭本位作为村庄治理的底层逻辑,扩展了对村庄治理的社会基础的认识,也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挑战,需要引入社会学的历史维度和将心比心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家庭本位 村庄治理 底层逻辑 国家与农民关系

  作者付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方法与范式·动物行为学方法论 

  编者按

  亚里士多德《动物志》的研究方法与廷伯根的所谓“广泛的观察”颇为相似。他在《动物志》中对数百种动物的构造、习性和行为作了详尽的描述,试图通过考察动物间的差异,追问其背后的原因。虽然《动物志》中也有关于人类的讨论,但由于“人是政治动物”,所以对人本身的理解不在《动物志》中,而只能在《政治学》和《形而上学》之中。“动物”与“人”在哲学意义上的彻底分离,是其后数千年人类自我认知的基础结构,“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文主义光辉传统的先验前提。

  19世纪日渐昌明的自然科学,不断颠覆着人类的古典认知。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被弗洛伊德称为人类继“地心说”被推翻后的第二次“自恋幻灭的创伤经验”。其后无论哲学如何努力不断重塑各种“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观念高墙”,但人作为自然演化中的动物这个科学事实,决定了新研究领域的必然开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康拉德·洛伦茨和尼可拉斯·廷伯根等人创立了动物行为学。他们强调要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广泛观察,以期为各种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进化和个体发生提供科学解释。动物行为学研究影响深远,莫里斯的《裸猿三部曲》、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等重要作品相继问世,开辟了一条通过研究动物社会行为,推进对人类的行为,甚至伦理道德、文化习俗等现象理解的研究路径,在社会科学界引起剧烈反响。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动物行为、动物认知、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行为与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一些有国际声誉的研究,比如简·古道尔、弗朗斯·德瓦尔、理查德·道金斯、彼得·辛格等人的著作,已在我国传播开来。

  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对“动物行为学方法论”的关注,我们组织了这一专栏。专栏包括三篇文章:《世界为什么有规律——哲学人类学与哲学动物学的论证》一文从哲学人类学和哲学动物学的视角论证“习性激发因果”的哲学观点,为“世界为什么有规律”这个问题作出一种原创性的回答。《广泛观察与动物行为学方法论》一文概括地阐述廷伯根强调要在自然环境下对动物行为进行广泛观察的方法论,并对这一方法对于实验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论价值进行了论证。《动缘:动物心智问题的新方法论》一文讨论解释动物适应性行为的动缘(affordance)理论,提出动物心智研究应从知觉—行动研究拓展到对动物社交活动的解释。我们期待动物行为研究和哲学研究的结合,能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开拓更多新的路径。

  世界为什么有规律——哲学人类学与哲学动物学的论证

  摘要:规律既包含着产生性的方面,也包含着依赖性的方面:产生性意味着世界以如此那般的方式运行并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事件;依赖性意味着我们以如此这般的方式感知世界并确立事件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规则化)。宇宙人类学原理提供了哲学人类学论证的一般结构,而作为哲学人类学之拓展形态的哲学动物学则诉诸某种人类学的“先天必然性”:如果没有规律,进化阶梯上的某些动物(具有规则化的条件反射能力)将无法生存,人类将不会出现;既然人类出现了,那么世界就是有规律的。哲学动物学和哲学人类学的考察能够为人类寻求规律的行为提供动机性说明。当人类还是某个阶段的动物时就已经以特定习性生活于世界中,在人类获得意识能力的时候,这种规则化生存就构成了“先期意向性”:当这种意向性不被满足时,人类将通过反思性对照,再现满足时的内容,而内容中的“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未觉知到的规律的一个例示——一种目的论的、泛灵论的因果观念便产生了。诸例示的因果关系在意识中的一般化便形成了明晰的规律。“习性激发因果观念”的说明不同于休谟的认知习惯说,是对康德先天知性范畴论的一个哲学人类学的深化。

  关键词:规律 哲学人类学 宇宙人类学 哲学动物学 习性

  作者颜青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200241)。

 

  广泛观察与动物行为学方法论

  摘要:20世纪50年代前后,洛伦茨、廷伯根等人建立和发展了动物行为学。在方法论上,他们特别强调要在自然环境下对目标动物进行广泛的行为观察。这既出于动物行为研究的特殊性,也有一般性的方法论意义。可以通过廷伯根的动物行为学研究发现广泛观察进路的基本特征,继而厘清支持观察优先论题的理由,以及观察和实验之间的关系。廷伯根的理论对于实验哲学研究有方法论的启示意义——实验哲学方法不应该被理解为发现的工具。毋宁说,它们是在广泛观察基础上进行的控制实验,其认知价值主要是检验和辩护,而不是发现新的事实。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旨在探究人类群体和人类社会组织的行为的社会科学领域,应该重视广泛观察方法的认知价值。

  关键词:广泛观察 控制实验 实验哲学

  作者刘小涛,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周从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动缘:动物心智问题的新方法论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外部世界的意义由动物的心理处理机制所赋予。近年来,这一观点受到来自生态心理学的激烈反驳。但是,由于生态心理学在理论发展中较少谈论大脑神经元的作用,因此其理论的物理基础或生物机制是否存在,也备受传统表征主义和计算主义学者的质疑与诟病。然而,通过对新近神经学界一些研究成果的调查,发现了外部世界的意义实际上可以通过动物的感知器官直接获取到,这无疑为反表征主义的理论范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神经科学支持。同时,也论证了动物心智并非我们传统认为的那样简单,心理表征及其相关理论实际上并不是解释心智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动缘 心理表征 动物心智 动物认知 社会动缘

  作者薛少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北京100081)。

 

  ·前沿论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前置问题

  摘要:如果“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下的道德合法性问题”被称作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初始问题,那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本身能否作为一门知识、作为一门严肃的学问而成立,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本身的知识合法性问题”,则是更加前置、更加根本的问题。前置问题不等于初始问题。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的否定与批判,不足以构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成立的理由。在根本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否具有知识合法性,与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其经典作家)是否系统地谈论和思考道德现象或道德问题有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蕴含或指向伦理规范性有关,与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道德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者是否打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处理这些问题有关。当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论述缺乏系统性从而使我们无法从中提炼明确的价值诉求及合理的实现路径,或者,当阐释者过多地赋予其规范性,以至于突破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边界,才会给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前置问题带来否定的答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知识合法性 初始问题 前置问题

  作者李义天,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北京100084)。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点——从元伦理学视角看

  摘要:囿于规范伦理学的视角,我们在探讨马克思关于道德的看法上总是陷入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道德主义与非道德主义的背反困境中。一种超出规范伦理学的元伦理学视角可能会帮助我们摆脱这种困境,而这种元伦理学视角某种意义上就内在于马克思实现的生活哲学转向之中,并表达在“道德是意识形态”这一根本论断中。我们不应从规范伦理学观点而应从元伦理学观点去理解这一论断,由此我们就会看到,这个论断不仅明确表达了马克思对一切实在论道德和实质规范伦理学的拒绝,而且隐含着马克思对道德的重新定义,即道德是对生活的建构性表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元伦理学

  作者范志军,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南京210096)。

 

  “道德的意识形态”论题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摘要: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长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创立起来的。我们并没有看到马克思恩格斯使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这一术语,这成为很多人质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合法性的一个原因。但是,作为一个开放的、不断自我批判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之日起就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者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总结和概括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并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马克思没有建立一种伦理学,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道德 意识形态

  作者曲红梅,教育部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长春130012)。

 

  ·专题研究·

  《阿Q正传》人物形象研究

  阿Q形象原型新定位

  摘要:阿Q形象原型的身份定位,一直争执不下。采用“以鲁解鲁,以鲁证鲁”的研究方法,即从鲁迅自身的文字中,寻找与阿Q形象原型相关的信息,通过经验归纳的逻辑原则,可以得出相对可靠的判断。除了《〈阿Q正传〉的成因》等明显的直接谈论小说的文章,鲁迅还有各时期的论文、杂文、译者附记、书信等资料,其中相关段落可与《阿Q正传》文本进行“互文印证”,以定位阿Q形象的原型。鲁迅所说的“破落户子弟的装腔作势”可成为破解谜题之钥匙,由此出发可以解决《阿Q正传》以往解读中的一些矛盾。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形象原型 以鲁解鲁 身份定位

  作者俞兆平,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361005)。

 

  鲁迅与阿Q形象新解读——以堂吉诃德的二重极化为视角

  摘要: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所塑造的堂吉诃德形象,进入现代中国语境后变异为两种相反的面相,一是通过理论和创作中的自我指称和他者指称,从正面塑造了鲁迅中国式堂吉诃德的悲剧战士形象;二是鲁迅通过小说《阿Q正传》,从反面塑造了阿Q这一中国式堂吉诃德的乡村流氓无产者形象。这是将堂吉诃德形象质的正面或反面价值在本土语境下极化的结果。通过对读可以看出,鲁迅和阿Q形象以悲剧性的正反两极组合共同呈现了国民人格的整体。他们的形象既是现代中国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的投射,也是观察和言说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堂吉诃德 现代中国文学 鲁迅形象 阿Q形象 形象学

  作者方维保,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芜湖241002)。

 

  全球视野下的比较地区主义

  比较地区主义的研究议程与未来挑战

  摘要: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期以来,在国际关系学者不断探索,特别是新地区主义学者适应全球政治转型、推动学术研究创新的努力下,地区主义研究领域出现重要学术转向,生成了比较地区主义。比较地区主义以地区合作与一体化为研究对象,拥有一系列明晰界定的核心概念,因受到全球国际关系学等学科的影响而具有开阔的全球视野。在理论路径上,它追求包容和折中平衡,在研究方法上,它广泛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议题领域上,它超越了贸易与安全。可以说,比较地区主义是当今在全球学、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学等学科与区域研究等学术领域之间交叉融合的一项新兴学术事业,国内外的学术发展前景都十分广阔。但也应看到比较地区主义研究在方法论方面面临着不少挑战,未来研究路径也依然存在缺口。

  关键词:全球化 国际关系理论 地区主义 新地区主义 比较地区主义 比较分析方法

  作者耿协峰,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教授(北京100088)。

 

  中国视角下的比较地区主义理论创新

  摘要:比较地区主义是继新旧地区主义之后地区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从方法论上说,旧地区主义和新地区主义都曾不同程度地采用过比较方法,为比较地区主义理论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为了消除地区主义不同流派之间的界限,比较地区主义采取一种基于多元主义概念、折中主义理论和经验主义方法的研究范式,但在操作上却难以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影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带一路”等新一轮地区合作重构,应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比较地区主义的理论创新,强化中国在新型地区主义实践中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比较地区主义 欧洲一体化 东亚合作 “一带一路”

  作者徐秀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732)

 

  全球转向下的比较地区主义发展

  摘要:21世纪初,国际关系学科开始出现全球转向,与此同时,比较地区主义兴起。本文以全球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发展为背景,讨论比较地区主义的发展历程、理论构建、研究议程和未来挑战。自二战以来,地区主义研究历经欧洲一体化理论、新地区主义和比较地区主义三个发展阶段。在反思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比较地区主义旨在化解欧洲中心主义,以地区主义的多元传统为基本假定,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区合作与地区主义扩散为切入点,将世界不同地区的背景知识和地方能动引入主流学术研究,构建多元的地区合作理论体系。在方法上,比较地区主义将长于田野调查的传统区域研究与长于理论构建的国际关系研究相结合,通过交叉与融合推进学术创新。比较地区主义研究进一步强化了多元世界秩序的图景,是全球国际关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学术创新高地。

  关键词:比较地区主义 全球国际关系学 一体化理论 新地区主义 区域研究

  作者魏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100029)。

 

  ·评价视角·

  建构中国网络文学多维评价体系

  摘要:网络文学的写作主体、写作方式、写作类型、传播机制、阅读机制的改变,导致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必然发生相应改变,网络文学的评价主体不断拓展、评价观念不断更新、评价对象不断挪移。网络文学评价的维度设定应是虚拟真实与现实审美的统一、爽文制造与人文关怀的统一、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的统一。建立网络文学多维评价体系的关键在于理解网络文学的价值功能,推进网络文学经典化,创新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网络文学 多维评价体系 经典

  作者禹建湘,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长沙410083)。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年总目

  (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数)

 

  ·中国学派·

  田野政治学

  田野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建构:路径、特性与贡献 徐勇(1·4)

  ·前沿论坛·

  科技革命与历史学发展新趋势

  信息史学基本特点再阐释 王旭东(1·14)

  未来已来:互联网历史学蠡测 尹媛萍(1·26)

  从媒介技术角度重新理解西方历史书写的秩序 顾晓伟(1·36)

  从微观数据到宏观历史:作为桥梁的数字史学 梁晨 李中清(2·84)

  社会经济史量化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池翔(2·93)

  新型国际发展研究

  新型国际发展合作范式的初现与挑战 郑宇(2·104)

  新型国际发展机构与新时代的全球发展治理 张春(2·118)

  因果研究

  因果的革命与革命的因果 吴小安 张瑜(3·32)

  生物学中的因果张力与因果模型 陆俏颖(3·44)

  决策论与因果模型 吴东颖(3·54)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前置问题 李义天(4·71)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点——从元伦理学视角看 范志军(4·79)

  “道德的意识形态”论题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曲红梅(4·89)

 

  ·学术专题·

 

  知识论问题研究

  略论金岳霖 《知识论》中的几个问题 陈嘉明(1·47)

  自我知识、认识的权威与自然主义 方环非(1·54)

  当代知识论信念度教条之批判 郑伟平(1·64)

  ·发言摘登·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与时代问题的焦点 吴晓明(1·73)

  马克思的历史时间观与时代精神的历史定位 郗戈 (1·76)

  ·学科反思·

  在法律与科技之间——智慧法院与未来司法 郑戈(1·80)

  从域观经济学范式认识中国奇迹 陈晓东(1·9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主题与路径 姜佑福 (2·47)

  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的研究进路与方法论问题 夏莹(2·58)

  马克思主义正义论研究的中国出场、现状与走向 陈培永 史锡哲(2·66)

  大数据赋能政府统计现代化 赵彦云(3·108)

  构建一种美好社会的人类学——从费孝通 “四美句”思想的世界性谈起 赵旭东(3·116)

  国际规范研究的演进逻辑及其未来面向 袁正清 肖莹莹(3·129)

  ·方法与范式·

  问题意识、思想型与知识地图——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仰海峰(1·100)

  作为文本分析方法论的 “文史哲”:意图与框架 景怀斌 张善若(1·111)

  避免 “下不该下的结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识别与信度 庞珣(3·62)

  国际政治研究能不能 “预测”未来 王晋(3·72)

  从实践语境理解技术治理 程海东 陈凡(3·83)

  工程风险治理的系统性、经验性与过程性 傅畅梅(3·91)

  越过他者的肩头——论田野工作局面中的三种状态 杨春宇(3·97)

  动物行为学方法论

  世界为什么有规律——哲学人类学与哲学动物学的论证 颜青山(4·40)

  广泛观察与动物行为学方法论 刘小涛 周从嘉(4·53)

  动缘:动物心智问题的新方法论 薛少华(4·62)

  ·评价视角·

  论学术评价的价值尺度——兼谈 “唯论文”问题的根源 索传军(1·122)

  2020 年中国公共管理研究进展与热点回顾 杨帆 王诗宗(1·132)

  寻求学术自治与公共责任之间的平衡——当代中国法学学术评价机制的问题与重建 雷磊(2·4)

  我国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研究——基于 “十三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分析 余倩(3·146)

  建构中国网络文学多维评价体系 禹建湘(4·148)

  ·域外观察·

  当代俄罗斯哲学问题

  俄罗斯哲学的当前任务 斯米尔诺夫(1·139)

  当代俄罗斯哲学中认知科学的哲学问题 列克托尔斯基(1·149)

  ·学者聚焦之赵汀阳·

  天下语境内的中国叙事——评赵汀阳的 “天下体系”系列 程广云(2·19)

  政治哲学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评赵汀阳的 《坏世界研究》 张盾(2·30)

  重构形而上学化的 “历史”概念——评析 《历史·山水·渔樵》中的历史观 孙飞(2· 40)

  ·学术争鸣·

  论玄奘因明成就与文化自信——与沈剑英、孙中原、傅光全商榷 郑伟宏(2·75)

  唯物史观是政治哲学吗——与王新生教授商榷 段忠桥(3·13)

  为何有些社会政策失去效果——基于试验区农贷下乡的调研观察 张静(3·22)

  ·学术评论·

  过时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该改变了 约翰·考姆勒斯(2·129)

  戈夫曼社会学思想评述:争议及其反思 王晴锋(2·140)

  ·会议发言·

  关注高风险社会下的公共治理研究 陈振明(2·153)

  ·学术专访·

  文化反抗运动与人类的未来 戴锦华(3·4)

  ·学术新论·

  自由裁量的理性限度:为演绎主义辩护 陈伟(4·4)

  谁改变了工作时间——有关工时的劳动社会学研究 赵炜 Jens Thoemmes(4·16)

  家庭本位与村庄治理的底层逻辑 付伟(4·27)

  ·专题研究·

  《阿 Q 正传》人物形象研究

  阿 Q 形象原型新定位 俞兆平(4·97)

  鲁迅与阿 Q 形象新解读——以堂吉诃德的二重极化为视角 方维保(4·105)

  全球视野下的比较地区主义

  比较地区主义的研究议程与未来挑战 耿协峰(4·116)

  中国视角下的比较地区主义理论创新 徐秀军 沈陈(4·128)

  全球转向下的比较地区主义发展 魏玲(4·136)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