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年第2期目录

2022-08-18 作者: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年第2期

摘  要:《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年第2期目录

关键词:《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年;第2期;目录

  世界的构成:生物环境及其变化 

  前言:从环境理解自身与世界 

  作者:舒建军

  当代中国乡村环境社会变迁 

  兴修黄土区梯田的当代意义——甘肃省庄浪县近70年改土实践评说 

  作者:侯甬坚,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博士。1994—1996年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学文学部访问研究。2005—2019年担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期刊主编。发表有《神山·奇山·英雄山——西岳华山历史文化蕴义的全程叩问》等论文,以及《历史地理学探索》(第1—3集)等著作。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环境史学领域的研究,目前从事西北内陆暨青藏高原环境史的撰稿工作。Email: yjhou@snnu.edu.cn

  内容提要:六盘山西南侧地高坡陡、黄土覆盖的庄浪县,组织当地群众修建梯田,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全县农田梯田化程度达到91.74%(1997年底水平),创造出本地民众所期盼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庄浪县兴修梯田的当代意义在于积极地改善家园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展改土实践活动,走出一条黄土山区社会发展之路,应该得到外界的应有尊重和理解。

  红色年代的绿土——从沙石峪的梯田建设看生态治理 

  作者: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长期关注农村环境问题,对草原保护与牧区文化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发表有《气候变化与社会适应:基于内蒙古草原牧区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等论著。Email: wangxiaoyi@cass.org.cn

  张倩,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博士,研究兴趣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社会学,主要聚焦于草原管理中社会生态系统、生态补偿和牧民可持续生计方面的研究。著有《草原管理“难缠问题”研究:环境社会学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等。Email: zhangqian@cass.org.cn

  内容提要:河北遵化的沙石峪因其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而闻名。作为当代中国改造自然的典型,沙石峪人通过艰苦劳动,开辟了梯田,发展了林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其事迹被作为“红色的叙事”流传,强调其“当代愚公”精神。但是在这样一个话语下,农民对改善生活的现实追求和在对自然进行大规模改造中的生态智慧却经常被忽视。以增加粮食产量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的沙石峪,必然要尊重农民,尊重自然规律,重视绿色。

  中国梯田闻见录 

  作者:徐旺生,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古今农业》执行副主编,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原始农业及历史上的三农问题,近年更多关注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著有《农业文化遗产与三农》《中国养猪史》《中国农业发展简史》等,参与农业农村部重大课题《中国农业通史》(原始社会卷及近代卷)编写,发表论文多篇:《“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in China);《水稻在传统生态农业中的角色》;《农业文化遗产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华和谐农耕基因的起源、特征及其表征演进》;《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宝库》;等等。Email: 1137869885@qq.com

  内容提要:梯田是世界上许多地区都存在的一种土地利用形式。它被视为最令人惊叹的人类改造地表形态的方式之一。今天,世界上的梯田都面临着如何维系的难题,特别是在传统的农业国度。福兮?祸兮?难以遽然下结论。在此前的工作中,我曾考察过国内为数不少的梯田。在此,我试图将考察梯田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呈现给大家,希望能为判断梯田这种独特耕作类型的未来走向提供一个视角。

  世界环境史评论 

  走向更加多元取向的世界环境史研究——《世界环境史》海外名师系列讲座引介 

  作者:费晟,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历史学系教授,兼任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大洋洲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环境史组织联合会(ICEHO)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是:世界环境史理论,特别是大洋洲的移民环境史。代表作有:《再造金山:华人移民与澳新殖民地生态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近代华人移民与南太平洋地区复合生态的形成》,《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环境焦虑”与澳大利亚殖民地反华话语的构建》,《世界历史》2017年第4期。Email: feish@mail.sysu.edu.cn

  内容提要:2021年春季,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依托《世界环境史》课程邀请了11位国际知名环境史学者进行了在线讲座。这个系列讲座并非追求一种马赛克式的科研成果拼盘,而是基于对学术史的总结以及学理层面的反思。环境史学在国际学界兴起凡半世纪有余,在中国发展亦逾30载,学人们既需要明确学术传承的初心,梳理学脉流变的态势,也要探讨环境史对我们所处时代根本问题能够作出何种回应,继而明确值得深入钻研的方向。

  环境史的起源、层次与研究动态 

  作者: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1941年生于美国加州,1971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89年起任堪萨斯大学霍尔美国史杰出讲席教授至退休。他是美国环境史的奠基人之一,曾担任美国环境史学会主席,代表作《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1982)曾荣获美国史学界最高奖项“班克罗夫特奖”。他译成中文的著作有《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在西部的天空下:美国西部的自然与历史》及《帝国之河:水、干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 

  内容提要:环境史作为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环境史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互动,改变了人们对过去的思考方式,为学界提供了新的议题、研究对象、方法和资料。其研究包括三个层次,“自然”“文化”以及二者的整合。近年来,环境史方面广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包括环境史与自然科学的整合、气候变化、传染病、水、城市、环境正义、物种、性、环境史的国际化等。

  〔徐露、梁晓仪、李星皓译〕

  “人新世”和大加速(1780—2021) 

  作者:约翰·麦克尼尔(John R. McNeill),乔治敦大学校务委员会教授,美国历史学会(AHA)前主席,2017年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其父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是全球史奠基人之一。约翰·麦克尼尔著有《阳光下的新事物:20世纪世界环境史》《蚊子帝国:1640年至1914年间加勒比地区的生态战争》《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等多部全球史、环境史经典作品。

  内容提要:“人新世”是环境史最新的前沿理论之一,是作为新纪元被列入地质年代表的一个新议题。20世纪中叶,地球上的水、能源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这一时段被视为“人新世”的起点。关于“人新世”的起源、确立、具体定义、政治性和潜在影响,学界存在争议,我在本文中对此进行了评述,展现了“人新世”概念的跨学科适应性和不同面向,勾画了全球环境史的时空尺度。

  〔徐露、李星皓译〕

  解读欧洲环境:历史的视角 

  作者:克里斯托弗·毛赫(Christof Mauch),1990年获图宾根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起任慕尼黑大学教授,2009年至今任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主任、美国文化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曾任欧洲环境史学会(ESEH)主席。他近期已出版的著作有:Slow Hope: Rethinking Ecologies of Crisis and Fear (2019); Urwald der Bayern (Bavaria’s Primeval Forest)(2020); Paradise Blues: In Search of American Nature (2021).

  内容提要:与东欧、西欧是一种政治划分不同,南欧、中欧和北欧是环境史意义上的欧洲地域分野。地理、气候、人口密度等是环境史的重要因素。古代到近现代,南欧、中欧和北欧的环境史各有代表性的事件和重要课题,主要与自然资源的不同和人类工农业活动的差异等有关。以慕尼黑和巴伐利亚为例,笔者讨论了环境要素特别是水对于地区环境史起到的重要作用。

  〔徐露、陈嘉梓、李星皓译〕

  来到美洲:创造新的社会—生态景观 

  作者:丽思·塞德雷斯(Lise Sedrez),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2005年获斯坦福大学拉丁美洲史博士。曾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拉丁美洲环境史。她是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环境史学会(SOLCHA)创始人之一。参与主编的环境史著作有:A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ism: Local Struggles, Global HistoriesThe Great Convergence: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BRICS.

  内容提要:15世纪,当欧洲人到达美洲时,他们带来了移民和武器,但也将观念、病菌、动植物和特定的权力—经济结构一并引入。美洲的社会—生态景观经历了彻底的变化,这些变化助长了欧洲人的侵略,对原住民来说却是一场灭顶之灾。16世纪,杂草、动物和疾病构成的“哥伦布大交换”深刻地重塑了美洲,这一时期物种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在历史上前所未有。事实上,美洲的景观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它既不是美洲原住民的愿望,也不是欧洲入侵者所能想象的,而是生物动力和社会动力协同作用的结果。

  〔徐露、李星皓译〕

  走向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气候与移民 

  作者:苏尼尔·阿姆瑞斯(Sunil Amrith),现任耶鲁大学历史学系教授。2006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2015—2020年任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历史与经济中心主任。2020年起任耶鲁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南亚研究会(SASC)主席。2017年获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代表作有:Crossing the Bay of Bengal: The Furies of Nature and the Fortunes of Migrants (2013,中译本《横渡孟加拉湾:自然的暴怒和移民的财富》,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Migration and Diaspora in Modern Asia (2011);Decolonizing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 1930-1965 (2006).

  内容提要:印度洋一直是全球环境史研究的焦点之一。以孟加拉湾地区为重点,我们将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联系起来,探讨“季风亚洲”气候与移民活动之间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移民史与环境史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的环境挑战,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方向。

  〔徐露、陈嘉梓、李星皓译〕

  非洲的保育问题:历史能教会我们什么 

  作者:桑德拉·斯沃特(Sandra Swart),现任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Stellenbosch University)历史学系教授。2001年获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后任教于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历史学系,历任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2016年起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南非史、环境史、动物史。她是南部非洲历史学会(SAHS)主席,多次担任《南非历史杂志》共同主编。代表作有Riding High: Horses, Humans and History in South Africa (Johannesburg: Witwatersrand University Press, 2010).

  内容提要:非洲语境下的“保育”与野生动物及其保护有关。非洲的保育在政治和社会意义上都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我们通过保育问题的传统叙事及其新叙事来探讨狒狒和人类这两种灵长类动物的关系,并为关注人与动物关系的其他环境史研究提供样本,表明历史经验将有益于“人新世”的保育活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与野生动物的长久冲突。

  〔徐露、梁晓仪、李星皓译〕

  越南战争的足迹:20世纪军事化的环境史 

  作者:大卫·比格斯(David Biggs),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2004年获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9—2010年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2011年获富布赖特学者奖(越南)。2004年起历任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助理教授、副教授,2019年起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东南亚史、环境史、科技史等,研究侧重于历史上的人类干预活动,如公共工程建设和战争等破坏性行动。代表作有:

  内容提要:军事化指的是“军事进程”,是在经济、文化和环境的交织过程中实现的。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军事化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非军事化。本文讨论20世纪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化问题,重点考察越南军事化的环境史。1975年后越南对军事化的反应较为复杂,构成了当代越南经济复苏的重要背景。

  〔李东红、黄晓波、李星皓译〕

  18—21世纪的西班牙环境史 

  作者:安东尼奥·奥尔特加(Antonio Ortega),现任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现代史系长聘教授。1999年获格拉纳达大学地理和历史学博士,2003年起任教于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现代史系。研究兴趣主要是商品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冲突、去殖民化等。他是欧洲环境史学会(ESEH)会员、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环境史学会(SOLCHA)理事。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讨论西班牙学界如何认识作为一门学科的环境史,以及环境史学科在过去几十年中是如何随着世界环境史研究的推进而发展的。其次,考察18世纪以来西班牙社会与环境关系的重大历史变革。对此,笔者重点关注三个问题:(1)前工业化时期典型的地中海生态系统中森林的演变;(2)20世纪下半叶农业扩张和向工业化农业转变的历史进程;(3)人类群体与自然关系的转变以及农业系统的转型。最后,笔者阐述西班牙社会在气候变化形势下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与欧盟农业和环境政策的关系。

  〔黄晓波、李星皓译〕

  英帝国及其环境:介绍与回顾 

  作者:毕以迪(James Beattie),现任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学士、博士。曾任怀卡托大学副教授、汉密尔顿讲席教授。2017年起任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副教授。2019年起兼任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史、科学史、园林与艺术史。他是《国际环境史评论》主编、《新西兰亚洲研究杂志》副主编、Palgrave世界环境史研究丛书联合主编。著有Empire and Environmental Anxiety, 1800-1920: Health, Science, Art and Conservation in South Asia and Australasia(2011),参编著作有Eco-Cultural Networks and the British Empire: New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History(2015)、Climate, Science, and Colonization: Histories from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2014)等。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19世纪至20世纪初环境因素在英帝国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从物质和生态维度关注英帝国的扩张。然后,围绕森林保育、生态学和热带医学的出现,探讨欧洲科学与陌生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其中,介绍了英帝国及其利用环境的两百多年历史,分析包含殖民地在内的英帝国对自然造成的影响。总的来看,英国等国的工业化发展依赖于殖民地的资源,推动帝国发展的不仅有殖民扩张,还有对环境的控制和掠夺。

  〔黄晓波、利家兴、李星皓译〕

  全球变暖与太平洋岛国的灾害治理 

  作者:保罗·达西(Paul D’Arcy),现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文化、历史与语言系副教授,美拉尼西亚项目主管。先后获得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学士、硕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是太平洋史、环境史、原住民史。编、著有Transforming Hawai’i: Balancing Coercion and Consent in Eighteenth-Century Kanaka Maoli Statecraft (ANU Press, 2018), The Chinese Pacific: A brief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Victoria University Press, 2015)等。

  内容提要:太平洋岛国非常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和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例如,台风来临时,岛国的陆地面积急剧缩减,许多环礁甚至会被海水淹没,有时一次超级台风就可能摧毁整个国家。本文回顾了历史上太平洋岛屿社群应对自然灾害的策略,如作物多样化、在故乡复原之前临时迁移到受损较少的岛屿等。此外还关注了近年来气候变化造成的威胁及其对太平洋岛屿和环太平洋地区的影响。

  〔黄晓波、李东红、李星皓译〕

  南极环境史:18世纪至今的开发与保护 

  作者:亚历山德罗·安东内洛(Alessandro Antonello),现任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高级研究员。2007—2014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4—2019年先后在俄勒冈大学、墨尔本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2019年起任弗林德斯大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高级研究员,兼任《国际环境史评论》编辑。著有The Greening of Antarctica: Assembling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等。

  内容提要:尽管南极是一处艰苦而遥远的所在,但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人类认知中的一部分,也是全球范围内自然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18世纪末以来南极自然环境的开发和保护,特别是海豹、鲸鱼、鱼类和磷虾的开发,以及国家和国际层面上对其进行的管理和保护。此外还分析了气候变化问题等南极当前面临的环境挑战。

  〔黄晓波、李星皓译〕

  生物文化、环境伦理与生态文明 

  去殖民环境主义概述:从生物文化视角挑战殖民自然观 

  作者:洛莉·加列戈斯(Lori Gallegos),任教于美国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又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Email:lori.gallegosdecastillo@stonybrook.edu

  内容提要:本文批评了去殖民理论对自然与环境问题的忽视。通过对殖民所运用的自然观进行去殖民化分析,笔者设法对此问题进行补救。笔者认为,迄今为止遏制人为造成的环境破坏的努力,其徒劳无功的原因之一在于:环境行动主义的两种流行路径,即应对全球变暖的路径和谋求可持续性的路径,并不一定对我们目前形成自然观的方式构成挑战,也无法产生强有力的伦理观。笔者吸取环境哲学家里卡多·罗兹的生物文化观,为形成一种去殖民自然观的另类路径指出一条可能的通路。生物文化观强调人类生活方式与非人类生命多样性之间的动态关系。

  〔朱丹琼译〕

  生物分类学沙文主义,不可再如此!——来自休谟、达尔文和生物文化伦理的解药 

  作者:里卡多·罗兹(Ricardo Rozzi),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UNT)哲学和宗教系教授,并兼职于智利麦哲伦大学(UMAG)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IEB)。近年,还担任“斯普林格生态伦理系列丛书”(Springer Book Series)主编,以及北得克萨斯大学和麦哲伦大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协作进行的“近极地生物文化保存项目”主管。Email: rozzi@unt.edu

  内容提要:全球社会的文化通常将动物一词与脊椎动物联系起来。矛盾的是,大多数动物多样性都是由小型生物组成,而人们却对这些小型生物视若无睹,它们在哲学、科学和教育中的代表性严重不足。21世纪的科学研究表明,许多无脊椎动物具有意识和感受疼痛的能力。这些发现敦促动物伦理学家变得更具包容性,并重新评估无脊椎动物在道德共同体中的地位。关于这些小型动物等共栖者正在第六次大规模灭绝中消失,科学界也提出了警示。这种“无形的灭绝”迫使环境哲学家将无脊椎动物凸显出来,它们不仅对于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功能而言十分重要,其自身的存在也非常宝贵。通过整合生物多样性之生物物理维度和文化维度的生物文化方法,笔者研究了分类学沙文主义的根源,它不仅关联着无脊椎动物在现代哲学和科学中的代表性不足,也关联着无脊椎动物的从属地位。坏消息是在动物意象中发现了明显的椎骨主义。

  〔朱丹琼译〕

  文  件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届缔约方大会成果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届缔约方大会谈判说明

  书刊评介 

  环境人文研究的理论视野和前沿成果——以《环境人文》期刊(2019—2022)为例

  作者:杨琼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陈静)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