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埃蒂:苦难与慰藉

2024-04-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作者简介】卓新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198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当选德国(欧洲)宗教史协会终身会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宗教学会会长。

  人生苦短,难展宏图,这多为动荡时代哲人的感叹。在从西罗马帝国到中古欧洲的转型时期,不少政治家和哲学家曾有过跌宕起伏的经历,甚至有人惨遭厄运、抱恨而终,而鲍埃蒂(Boethius, 约480—524)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人物。现实的悲剧和命运的磨难使人不可能在其生存的社会中寻求“外在超越”,鲍埃蒂于是转向自我,以其信仰和哲理共构的慰藉来疏导自己的倾诉、抚平心灵的伤痛,达到从容面对苦难和不幸的“内在超越”。

  鲍埃蒂史称为“最后的罗马人”,其父曾任罗马执政官,而他本人也于510年担任此职,一度成为当时统治者东哥特王狄奥多里克的好友和近臣。秉承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主张“从政”的遗风,鲍埃蒂居于高位后一方面试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希望以推行民主自由来限制国王专权,另一方面又想保持其学者风范,因此坚持著书立说,驰骋于思想领域,先后写下了《论三位一体》、《论基督的位格和两重性质》、《波菲利<引论>注释》等专著,并曾想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译为拉丁文面世。然而,好运不长,其从政不久就被以图谋不轨之罪而打入死狱。而对突然降临的祸变,鲍埃蒂利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被囚禁的巴维亚砖塔中奋笔疾书,以充满哀情的悲歌反思人生命运,又以哲学的慰藉来淡看其种种苦难,并最终凭信仰的追求而达到自我的超脱和心境的超越。这部在囹圄之中写成的鲍埃蒂遗训,以《哲学的慰藉》之名而成为其最为著名、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并被西方史学大家吉朋誉为“黄金宝典”,在西方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名家对其命运及警言的回应和感叹。

  在诸多思想贡献中,鲍埃蒂的著作反映出其基督教信仰的两大主题,即“受难”与“超越”。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受难成了基督教传统中神秘而神圣的象征,其哲人亦将生活中的苦难和折磨视为对这种受难的现实感受及感悟,由此以之作为对其信仰的考验和对其意志的砥砺,从而形成善于在苦中求乐的精神和漠视人生磨难的风格。这一传统成为西方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基本素质之一,并且在中古、近代西方“苦行”、“禁欲”的社会人生中得到折射。这种文化底蕴与中国社会生活中所提倡的“吃苦耐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功利思考迥异,也与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而等天“降大任”、归于“正命”的孟子之道不同。所谓“受难”实际上乃默认了现实生活中的“失败”、“挫折”和“非命”,并使其承受者获得一种信仰意义上的安慰和解脱。

  鲍埃蒂所追求的“超越”,则是从审视真正的最高福善来探究幸福的意义,对世人的名利之恋、成功与否加以信仰上的哲理剖析。其分析的路径是哲学的、逻辑的,却以其信奉的宇宙最高主宰即神圣上帝作为终极之维。在他看来,享受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在人生存的有限时空和短暂年华,也不在事业有成、官居高位;尘世的幸福和成功乃过眼烟云,不足挂齿;但体悟最高幸福却需要现实人生的参照,以及对之玩味和深思;从这一意义上,人生苦难则是一种资本、一种经验,为人探究幸福的超越意义提供了借鉴或启迪。享受生活的喜剧诚然能给人带来愉悦,但它不免浮浅、轻微,而缺少悲剧的深刻、没有其刻骨铭心、感人肺腑的魅力。显然,鲍埃蒂所理解的这种“超越”并非功利层面的,却会坦诚面对现实,它不追求“遁世”的解脱,亦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虚幻,而是从正确对待人生命运上达到人的气质、心境上的升华,使生活中的“悲剧”成为信仰中的“圣剧”和精神得救的“喜剧”。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