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资讯

行吟传统的当代重建

——张家界学院举办刘年创作现象研讨会

2024-05-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5月11日,“行吟传统的当代重建——刘年创作现象研讨会”在张家界学院开幕。研讨会由张家界学院、中国诗歌网、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文艺论坛》杂志社、张家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在开幕式上,诗人、张家界学院教师刘年,张家界学院校长简德彬,中国诗歌网总编辑、《诗刊》社主编助理金石开先后致辞,中共张家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文海讲话。共有来自北京、上海等12个省市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开幕式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卓今主持。
  刘年在开幕式上阐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期待,他认为诗歌的本质是生命,希望他的诗歌具有生命感,“是尖牙利爪的野兽,有心跳,有体温,会尖叫,会咬人的。”    
  简德彬说到,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刘年的文学创作、张家界学院的专业学科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都是标志性的事件,必将载入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史冊。
  金石开认为,此次研讨会是对刘年个人创作成就的一次专业“围观”,也是让更多读者深入生动地感受新诗艺术的魅力,扩大新诗艺术的社会影响力的诗歌活动。
  吴文海表示,刘年的作品既有对风土人情的深情描绘,也有对人性和自然的深邃思考,希望此次研讨会能够推动刘年的作品风格更加成熟、形象更加立体。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认为,刘年的诗歌灵感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和热爱,是发自内心的纵情自然,是来自自然的生命启悟;刘年的创作文体是极简的、物化的、直接的呈现,其内核“是一种直接切入生命与生存的速度与激情,还有直奔物理与真理的发现与思想能力”;刘年的诗中充满了来自生活的痛感,时常有震撼人心的注视和发现。
  作家王跃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主编韩春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等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发言。与会专家从主题、题材、语言、结构、文体、风格等方面,或高屋建瓴,或条分缕析,或文本细读,或学理思辨,或横向比较,或纵深溯源,对刘年诗歌散文创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和评价。
  简德彬在研讨会作总结,他认为刘年是一个自我意识和反省意识极强的作家。刘年不仅对自然、社会、人生、命运、人性、宗教、哲学、艺术进行了深刻的诗性观照,而且对自己的人格、命运、生活、创作进行了诗性反省。
  当晚,与会专家们在张家界学院参加“行吟·刘年诗歌弹唱朗诵会”,节目分为朗诵、弹唱、诗乐欣赏等部分,或激昂,或哀伤,或悠远,让大家感受到了诗歌与音乐的巧妙相融。
  (彭繁 李少午 李洁/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